攻占社区+写字楼“心智入口”,服饰品牌利用梯媒破圈存量市场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2 16:03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2025益普索服装品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揭示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2025年1-5月,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同比激增25.7%,而传统服装零售仅增长3.3%。这种分化背后,是实用型、社交型、品质型等九大消费人群的崛起。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把握主流趋势、抓住新兴机遇并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成为服饰品牌实现突破的关键。

除了产品层面的创新,服饰品牌在营销层面持续加码,构建“流量+品牌”双轮驱动模型,在线上,头部流量群体的垄断地位逐步消解,种草话语权正向素人个体转移。在线下,品牌利用电梯媒体作为中心化媒体的强大势能,实现精准触达和广泛传播,从而引爆用户市场,建立更广泛的品牌共识,提升品牌势能。

01

人群图谱

九大消费群体的时尚密码

《白皮书》显示,益普索通过对2026名消费者的定量调研,勾勒出服饰消费的九大人群画像,其购买动机与消费态度,构成了复杂的服饰市场生态。

品质型消费者占比28%,成最大群体。数据显示,该群体中75%会为 “智能交互面料”买单,70% 重视“棉麻、蚕丝等天然材质”。其年龄集中在30-39 岁之间,将服饰视为生活品质的外在体现,对产品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潮流型消费者占比13%,贡献了社媒话题的主要热度。他们中83%表示“愿意为潮流买单,不管是否实用”,79% 热衷于IP或艺术家联名款。以16-29岁的年轻人为核心。他们通过服饰表达身份认同,追逐 “泽西风””浅春系 ”,社媒讨论热度同比分别增长74650%和5342%,成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实用型消费者占比17%,构成了理性消费群体。《白皮书》显示,他们偏爱基础款和大牌平替,追求“一衣多穿”的实用性,65% 认为“服饰平价替代款不比大牌差”。这类人群以 40-55 岁的男性为主,他们将服饰视为功能性产品,对营销噱头免疫,只关注实际穿着价值。

品牌型消费者占比12%,是忠诚度最高的群体。他们中87% 愿意为大品牌支付更高价格,76%热衷联名限定款。这个群体对品牌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将服饰作为社会身份的象征。

此外,社交型(7%)、享受型(11%)、奖励型(5%)、佛系型(3%)和冲动型(2%)消费者构成了市场的补充部分。

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催生了丰富的服饰风格和细分市场。对于品牌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成为实现市场突破的关键。其中,电梯媒体作为一种贴近消费者生活场景的广告形式,其凭借其深度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轨迹、高频次、强触达的优势,无疑是品牌高效渗透目标场景、实现市场影响力最大化、成功引爆消费热潮的关键渠道选择。

服饰消费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从追求极致品质的实用主义者,到引领风潮的年轻弄潮儿,再到强调功能价值与品牌忠诚的忠实拥趸,共同构建了充满活力与机遇的细分市场生态。

02

风格革命

浅春系/泽西风/航海系成增长黑马

服饰风格的演变从来不是孤立的审美现象,而是社会情绪与生活方式的外在投射。《白皮书》显示,简约 / Clean Fit、运动、职场三大风格占据主流地位,分别有 55%、42% 和 33% 的拥趸,而浅春系、泽西风和航海系则成为增速最快的潜力风格,成为流行趋势。

简约、Clean Fit、运动、职场风格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以其百搭、实用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基本穿着需求。简约风格注重线条的简洁和色彩的素雅,能够凸显穿着者的气质;Clean Fit 风格则强调服装的合身度,展现出利落的造型;运动风格舒适自在,适合各种休闲运动场合;职场风格则端庄得体,为职场人士打造专业形象。

与此同时,新兴风格如浅春系、泽西风、航海系等正在快速崛起,将经典设计与创新元素相结合,成为新的增长风口。浅春系风格以柔和浅色调和清新花卉元素为设计核心,搭配透视肌理面料,营造出春日轻盈通透感,给人带来清新、浪漫的视觉体验,深受追求甜美、温柔风格的消费者喜爱。泽西风则以 Oversize 宽松版型和撞色拼接为基调,融合条纹、迷彩等元素,强化街头复古氛围,展现出个性、不羁的时尚态度,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航海系风格则借鉴了航海元素,如锚、条纹等,体现出自由、冒险的精神,风格独特且具有辨识度。

《白皮书》指出,风格与场景的绑定正在强化。数据显示,户外机能风在露营场景的占比高达33%,学院风在看展场景占17%,温柔知性风在情侣约会场景占14%,反映出消费者“场景化穿搭”意识的觉醒。品牌不仅要提供视觉美感,更要提供“场景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从“卖产品”到“卖理念”的升级。

03

运动户外

功能与情感的双重驱动

运动户外品类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功能需求与情感需求的双重满足。《白皮书》调研显示,跑步、户外运动和羽毛球是服饰消费的三大主力项目,分别有48%、34%和24%的消费者购买过相关服饰,而篮球和骑行则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品牌新的增长点。

功能需求升级,专业面料受追捧。《白皮书》显示,透气(51%)、抗菌抑菌(45%)、防晒/抗UV(45%)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支付溢价的三大功能,其社媒话题热度同比增速分别为 30%、77% 和 32%。

情感需求的驱动力同样不可忽视。《白皮书》显示,83% 的运动服饰消费者是 “为了成为更专业的自己”,77% 是 “为了融入运动社交圈”。比如,跑步爱好者会关注鞋子的 “推进力 / 滚动感”,网球玩家则重视 “稳定 / 支撑性”,这些专业术语的流行,反映出消费者通过服饰构建 “专业身份” 的渴望。

而在营销策略上,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打通线上线下流量,构建“流量+品牌”的营销闭环。在线上,通过短视频穿搭植入、素人日常穿搭分享等方式,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并通过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和品牌官方直播间完成流量变现。而在线下,则充分利用电梯媒体的场景优势,占领消费者心智,在更广泛的目标受众群体中建立起品牌共识。

首先,无论是社区住宅,还是商务写字楼,电梯都是人们日常出行的必经之地,这使得服饰品牌的广告能够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高频次出现,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其次,电梯媒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品牌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消费群体,选择合适的电梯媒体投放点位,提高广告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再者,电梯内的环境相对封闭,消费者在等待电梯的过程中,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广告内容上。叠加电梯智能屏广告高频轮播的媒体属性,通过反复触达让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之中,形成品牌记忆,进而激发购买欲望。

品牌的成功始于需求的精准捕捉,成于场景的高效占位。当品牌在电梯间用科技面料的故事回应消费者的功能焦虑,用圈层文化符号呼应其身份渴望,便完成了从“流量转化”到“心智占领”的终极一跃。

04

结语

服饰消费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运动户外服饰的爆发式增长与传统服装零售的温和态势,折射出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分化——从品质型对细节与材质的极致追求,到潮流型对身份表达的热切渴望,从实用型的理性消费态度,到品牌型的深度认同,都在推动品牌从“卖产品”向“卖理念”“卖解决方案”升级。

展望未来,服饰品牌的突破之道,在于精准捕捉细分人群的核心诉求,紧跟风格与场景融合的趋势,同时善用线上线下协同的营销矩阵——以产品创新回应需求,以场景渗透占领心智,方能在这多元化的市场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从流量转化到品牌长青的跨越。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