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舞台逆袭成影帝,工资全给老婆,儿子却让他操碎心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2 15:07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沙景昌,一个演艺圈的传奇人物,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演啥像啥,观众都说他是“实力派天花板”。可谁能想到,这个镜头前风光无限的男人,私底下却为儿子操碎了心。事业上,他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生活里,他是宠妻狂魔,却因为帅气儿子的选择,多了几分藏不住的牵挂。

沙景昌出生在1952年的北方农村,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村里人觉得种地才是正路,可他从小就爱表演,拿着树枝当马鞭,戴着破草帽演英雄,逗得乡亲们哈哈大笑。即便穿着补丁衣服,他眼里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想靠演戏闯出一片天。

年轻时,沙景昌想考艺术学校,可家里连报名费都拿不出。母亲劝他老老实实种地,他只能把梦想藏在心里,扛着锄头下田。干活的间隙,他对着田野练台词,声音被风吹得老远。他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总觉得机会会来。

20岁那年,部队文艺兵来村里招人,沙景昌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他在面试时演了个农村小品,把庄稼汉的憨厚劲儿演得活灵活现,评委眼睛都亮了,当场拍板要了他。穿上军装那天,他对着镜子敬了个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终于能靠演戏吃饭了。

在部队文工团,沙景昌像块干海绵,使劲吸取知识。别人练一遍,他练十遍;别人休息,他还在琢磨剧本。刚开始,他只能演没台词的小角色,有次演站岗的士兵,他在舞台角落站了三小时,腿麻得走不动路。团长告诉他:“小角色演好了,大角色才会来。”

1978年,中央实验话剧院全国招生,沙景昌攒了半年钱,坐了两天两夜火车到北京。考场上,他演了《雷雨》里的独白,把角色的心酸和挣扎演得让人动容,主考官当场决定录他。从此,他跟话剧界的大咖同台,《茶馆》里的店小二、《骆驼祥子》里的二强子,每个角色都被他演得有血有肉。

跨界影视圈后,沙景昌更是一路开挂。《大法官》里,他为了演好老法官,去法院跟案子半个多月,卷宗翻得边都卷了。有一场淋雨戏,他拍了八遍,冻得嘴唇发紫,下来还笑着说:“这样才像真的。”凭着这股拼劲,他成了国家一级演员,名字刻在了中国话剧和影视的历史上。

说起沙景昌的家庭,妻子刘树颖是他最大的软肋。两人1976年相识,那时候他还是个穷演员,住集体宿舍,工资少得可怜。刘树颖是护士,温柔善良,被他讲笑话时的认真劲儿吸引。两人约会最奢侈的事,就是买根两毛钱的冰棍,你一口我一口地分着吃。

1980年,沙景昌和刘树颖结婚,住在一间十平米的小屋里,墙上贴着报纸当装饰。他把工资全交给妻子,自己只留几块钱买烟。得了奖金,他买了台洗衣机,乐呵呵地说:“你洗衣服就不用手搓了。”刘树颖感动得直掉泪,觉得这男人把心都给了她。

沙景昌事业越做越大,可他从不乱来。他定下“三不原则”:不拍夜戏到太晚,不接离家远的戏,不参加没必要的应酬。拍完戏回家,他系上围裙给妻子做饭,炖肉、包饺子,样样拿手。邻居常看到他提着菜篮子去市场,跟小贩砍价,一点没明星架子。

儿子沙古是沙景昌最大的骄傲,也是最大的心病。沙古长得帅,遗传了父亲的表演天赋,小时候看父亲的戏,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沙景昌起初高兴,带儿子去看戏,可后来却不希望他走这条路。他知道演艺圈不好混,怕儿子吃苦,劝他找个安稳工作。

沙古偏不听,偷偷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录取通知书到家那天,沙景昌气得摔了茶杯,吼道:“我供你读书,你就给我考这个?”沙古顶嘴:“我想为自己活一次!”父子俩大吵一架,冷战了三个月。沙古毕业后进了演艺圈,靠帅气外形演偶像剧,粉丝多得鲜花堆满化妆间。

沙景昌看儿子拍戏,总是皱眉。他觉得沙古光靠脸,演技没长进。有次活动,沙古说想超越父亲,沙景昌当场沉脸:“先学会做人,再学演戏。”更让他操心的是,沙古三十岁了还不谈恋爱。他托人介绍对象,沙古却放了女孩鸽子,气得他三天没说话。

尽管父子俩常吵架,感情却没断。沙景昌偷偷看儿子演戏,用红笔圈出问题,回家一条条讲。沙古在剧组受了委屈,会半夜给父亲发信息:“爸,我想家了。”最近,沙古开始转型,演了个扶贫干部的角色,去农村体验生活,晒得黝黑,手上全是茧。

如今,沙景昌拍戏少了,更多时间陪妻子刘树颖。傍晚,他俩牵着孙子在小区散步,他哼着老军歌,笑得像个孩子。邻居问起沙古,他嘴上说“不省心”,眼里却满是骄傲。沙古也在努力,慢慢往父亲期望的方向走,父子俩的心结,正在一点点解开。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