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骗不到的人,只有不合适的剧本。
人心险恶,多加防范总没有错。
《倚天屠龙记》大家都看过。
殷素素自杀前有一句著名的遗言:“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这是她说给好大儿张无忌听的。
就在临死前,她还骗了少林寺的大和尚,涮了一把武林群雄。
这是在拿命给儿子打样啊。
结果呢?
张无忌初入江湖,就在朱武连环庄被朱九真骗了真感情,差点连命都丢了。
原著里,他事后还来了一番痛彻心扉的悔悟:
“妈妈跟我说这几句话之时,匕首已插入她胸口。
她忍着剧痛,如此叮嘱于我,我却将她这几句血泪之言全不放在心上。”
按理说,该吃一堑长一智了吧。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遇上周芷若和赵敏,还是被美女耍得团团转。
当然,张无忌是主角,所有的欺骗最后都让他化险为夷,遇难成祥,还抱得美人归。
但现实里,可没那么多主角光环。
你要是碰到赵敏、周芷若这种,和你谈感情的也就罢了,若是遇到个朱九真,不死也要脱层皮。
这两天的一个热搜。
广东一19岁小伙小黄,在台球厅邂逅17岁的小周。
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同居。
小黄的姐姐很不看好弟弟的这段感情,还没成年呢,就和人同居?
另外,小黄的姐姐也觉得小周的穿衣打扮,很像是“精神小妹”。
可这姑娘,在小黄那可是“宝贝”得很。
说实话,就那模样打扮来说,小黄喜欢她也情有可原。
更别说,小姑娘还会哄人,又把自己包装成大家闺秀,说她是福建人,“父母是干部,在各地都有投资”。
这话换个人,大概率是不信的。
哪有大家闺秀,千里迢迢跑到别的城市,上赶着和没见几面的男人同居的?
但是想想张无忌,还没经历过社会拷打的大小伙,大抵是挡不住“美人恩”的。
于是,姑娘说啥,就是啥。
你能想象,在这个“缅甸电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时期。
小黄会因为小周说,“家族在缅甸那边有生意,希望能够一起去缅甸工作”,就跑去缅甸吗?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周嘴里的“家族生意”也没错。
小黄一到缅甸,就被小周卖去了园区。
然后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是好一顿“招待”。
先是剃头,领任务去骗人。
完不成KPI,关小黑屋、拳打脚踢都是轻的,动不动就是铁棍招呼,最后还被打得尿出血。
等到小黄实在没啥“前途”,对方才让他的家人拿35万赎身。
这时,小黄早已面目全非:“瘦了几十斤,皮肤黝黑,耳朵也被打得听不到声音了”。
至于小周,卖掉小黄后,她拿着“贩卖人口”赚来的10万块钱,在泰国嗨玩了10天。
一个17岁的未成年女生,为啥能把19岁的男生骗到国外卖掉?
第一,见色起意。
男人嘛,在美女面前,多多少少都有些上头。
更别说,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小年轻。
你去看《倚天屠龙记》。
朱九真和武青婴号称“雪岭双姝”。
张无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朱九真,书里是这么写的:
“这女郎容颜娇媚,又白又腻,陡然之间,他耳朵中嗡嗡作响,只觉背上发冷,手足忍不住轻轻颤抖,忙低下了头,不敢看她,本来全无血色的脸,蓦地里涨得通红。”
朱九真让他过来。
张无忌直接迷糊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过去。
朱九真问:“小兄弟,你恼了我啦,是不是呢?”
要知道这时候因为朱九真养的那群恶狗,张无忌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正在气头上呢。
但是站在朱九真身前,感觉到“吹气如兰,阵阵幽香,几欲昏晕”。
一开口居然是:“没有!”
常言道:“色字头上一把刀”。
这里说的“色”不止是“好看的皮囊”,还要兼具“魅惑”的气质,后者才是关键。
你再想想之前的什么“卖房妲己”“学术妲己”,不都是这样吗?
看过一句话:“男人上半身是修养,下半身是本质。”
食色,性也,不外如是。
第二,被选中的“穷小子”。
小黄的姐姐透露过两个细节;
首先,小周在台球厅主动加小黄微信,之后整天黏在小黄身边嘘寒问暖。
其次,小周出手十分大方,看上去小黄是“吃软饭”的一方。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有不少“千金小姐爱上穷小子”的叙事。
谁年轻时候,没做过这样的梦呢?
既然有“传统”,有些人就会想了:这个被选中的“穷小子”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然后,骗子“想你所想”。
还是拿张无忌和朱九真举例。
典型的穷小子爱上富家女,尤其这个富家女还特别主动。
那时,张无忌无依无靠,在山庄养伤,朱九真几乎就在他的床边寸步不离地照顾。
时而给他讲故事说笑,时而又是唱歌猜谜……像个知心大姐姐一样,变着花样哄男友开心。
伤好之后,还要黏在一起习字练武。
《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五年多前对她敬若天神,只要她小指头儿指一指,就是要自己上刀山、下油锅,也是毫不犹豫。”
细思极恐,朱九真这样的人不就是天生的“电诈份子”吗?
俗话说,好女怕缠郎。
其实这话反过来讲也成立,就比如“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层山”。
被“白富美”24小时甜蜜暴击,还能坐怀不乱、理性思考,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年轻来说,要求太高了。
第三,你会不会被骗,真的与智商无关。
小黄被解救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调侃:我把女友当最爱,女友把我当猪卖。
说实话,千万不要自以为聪明,觉得自己不会上当受骗。
还记得电影《孤注一掷》里的那句台词吗?
“你还没有被骗,只是因为,你缺一个为你量身定做的骗局。”
现在的诈骗手段,早就从传统的“广撒网模式”,全面进化为“定制化脚本”时代。
你去看小周诈骗的路径:台球厅、19岁男孩、同居、出手阔绰、出国挣大钱……
一般人能接触到这样的女孩子吗?
显然,小黄是被精心物色,层层筛选出来的。
小黄的姐姐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弟弟是“恋爱脑”。
可我更相信小周的“对症下药”,抓住了小黄心底的那份“贪心和不甘心”。
因为在刚刚接触的时候,小黄也不是没有清醒过。
他一开始也曾拒绝出国挣钱,但是小周硬是和他同居了两个月,用“温柔乡”将其攻陷。
再再提醒大家一句,江湖险恶,小心为上。
3点建议:
1、速配爱情+出国诱惑,小心“园区欢迎你”。
2、海外务工一定要走正规渠道,没有合法的书面劳动合同就是诈骗。
3、出门在外,一定要和家人保持联系,尤其是到了陌生地方,要及时更新定位。
最后,还是那句话:
“没有骗不到的人,只有不合适的剧本。”
我们目前没有被骗,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聪明,而是适合我们的“剧本”还在路上,只等一个时机。
来源: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