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临汾日报
蒲县农商银行蒲城支行——
粮食收购商的坚强后盾
本报记者 刘文军
日前,在蒲县蒲城镇返底村村民何俊红的院子内,一派繁忙景象:金灿灿的玉米如小山般堆满整个院落,装载机灵活穿梭将颗粒饱满的玉米装进运输车内。“光是院子囤积的玉米就有75万公斤左右,这几天将全部卖出。”何俊红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蒲城支行客户经理李凯凯说。
“刚开始从事粮食收购生意啥也不懂,纯粹是出于年轻时敢干敢闯。”提起粮食收购,何俊红坦言。之前何俊红经营运输生意,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在亲戚引荐下,一头闯进粮食收购行业。“一切都是从零起步,辨别粮食品质和联系销售渠道都要自己琢磨。”何俊红说,在亲戚的耐心指导下,很快便熟悉了收粮门道。从此,他开启了“运输+收粮”的双重事业模式。“别的没有,就是一身子苦劲。咱农民出身不怕累,只有吃得了苦中苦,才能迎来好日子。”何俊红说。
为了让辛苦收购的玉米卖出好价钱,何俊红花了不少心思。他养成了每天浏览网络信息的习惯,搜集各地玉米收购价格,哪家出价高、信誉好,他就主动与其联系洽谈。确定好买家后,他便马不停蹄地组织装车,常常为了赶时间、抢行情,凌晨天不亮就出发,直到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远的地方一来一回得跑上十几个小时,为了降低成本,我从来不在外面过夜,当天再晚也要赶回来。”因此,何俊红的粮食购销生意越做越好。
“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蒲城支行的一路支持。”何俊红说,早在他第一次购买运输车辆时,就曾在当时的蒲城信用社获得过小额信贷支持,解了燃眉之急。2022年,随着收粮规模扩大,何俊红在收购旺季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大量玉米集中上市,需要垫付的收购资金激增。情急之下,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蒲城支行。了解到何俊红的困境后,蒲城支行迅速响应,派人实地调查他的经营状况、粮食库存及信用记录,确认符合授信条件后,很快为其办理了50万元的授信额度。“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让我顺利收储了一大批玉米。”何俊红感慨。今年,尝到金融服务甜头的他,再次向蒲城支行提出申请,顺利获得了50万元授信额度,为新一轮的粮食收购储备了充足的“弹药”。
随着生意规模扩大,何俊红对收粮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收玉米,很多村民没脱粒,我得自己找人加工,既费时间又增加成本。”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台玉米脱粒机。“之前的脱粒机用久了坏了,这不赶紧新换了一台。现在去村民家收玉米,当场就能脱粒,既方便了村民,也提高了我的收粮效率,一举两得。”何俊红指着崭新的脱粒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