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素养礼包”大派放!大湾区还是太全面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1 21:10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现在的孩子,像是天生长在互联网上的——刷科普短视频学知识,用在线文档组队做课题,和远方的朋友问好,也习惯发条带表情包的消息。

可这片数字海洋里,既有能捞起的“知识贝壳”,也藏着信息杂糅的“暗礁”:不小心点进钓鱼链接、被不好的内容晃了眼、对着屏幕忘了时间,更有甚者,还泄露他人隐私,“人肉、开盒”……怎么让他们既玩得转网络,又守得住分寸?

如何让青少年在网海中安全遨游、科学成长?

粤港澳大湾区以先行姿态给出了答案——8月20日那天,“湾区新实践 素养新范式”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热热闹闹开了场,算是把这些年的探索亮了个相。

本次交流活动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港澳办、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承办,标志着2025年广东省网络文明宣传季正式启幕!

01

从教材到基地,筑牢素养培育“硬支撑”

广东是互联网大省,网站、网民数量居全国前列,向来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为此编印了全国首本被正式列入地方课程的专业教材《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的培育,不只是挂在嘴边说说而已,需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

广东率先在“基础建设”上破题,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套“从课堂到生活”的素养培育框架。

课堂里的“素养指南”已成为常态,从“怎么设强密码”到“怎么辨谣言”,把实用技能掰碎了教。

《网络素养》教材走进小学课堂,“E起提升,粤向未来”青少年网络素养精品课上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从理论知识到实用技能,为青少年搭建了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光有课本不够,还得有地方练。

连续7年开展的“进校园、进家庭”活动更将课堂延伸至生活,让“科学用网”的意识从校园渗透到家庭场景。

实践中的“成长阵地”则让素养培育跳出书本。

首批10家“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的亮相,将课堂搬进了少年宫、互联网企业、博物馆——在广州市少年宫参与互动体验。

青少年在“边玩边学”中解锁网络安全奥秘,在“City Walk 式研学”中理解技术与文明的关系。这些基地如同散落的星火,将网络素养的实践场景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

02

从机制到研学,织密区域共育“协作网”

网络素养的培育从不是“独角戏”,湾区的突破在于打破地域边界,以“协同”聚合力。此次交流活动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动作引发关注——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广东省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协会、香港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澳门直播协会共同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协同培育机制》。

 

这是全国首个聚焦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区域协作机制,明确了“共研课程、共创内容、共建平台、共办活动”的目标,让三地力量从“各自发力”转向“同频共振”。

协同的成效,更在“行走的课堂”中落地。

活动首发两条“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游推荐路线”,将10家实践基地串联成线,让青少年在“边走边学”中解锁科技奥秘;同步启动的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科创探秘营”里,40余名三地学子开启三天两夜研学,走进广州、深圳、珠海的科技企业与“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更有趣的是,来自深圳的“众擎机器人”当起“研学推荐官”,用青少年熟悉的方式串联起行程——这种“技术+趣味”的形式,让跨区域交流不再是简单的“碰面”,而是真正的“共学共长”。

03

从AI到粤韵,激活青春主场“新动能”

让青少年主动拥抱网络素养,需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搭桥梁”。

 

活动现场到处是孩子的笑声,QQ浏览器AI变装相机前,小家伙们踮着脚戳屏幕,选“苏东坡”或“未来职业”当主题,转眼就生成张专属海报;“活力全运E路文明”AI海报征集的展台更热闹,700多个孩子的作品摆了一排——香港学生用荔枝把田园和数字世界串了起来,澳门孩子让舞狮、大三巴在云端“跳了舞”,广州的同学画了串“温情代码”,说要“通关美好网络”,没有生硬的说教,全是对“文明上网”的巧思。

更巧妙的是活动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剧)代表性传承人曾小敏与三地“小粤迷”共唱《天下一心》,唱念做打中,粤韵新声与网络文明的认同同频共振。

 

当孩子们举着“文明冲浪,你我同行”的手举牌拍照,当三地大中小学生代表共同宣读倡议——“做网络强国建设者、正能量传播者”,网络文明的种子已在互动中悄然发芽。

04

从家庭到社会,凝聚全域守护“合力场”

守护“数字原住民”,需要全社会的“众手托举”。

活动上的圆桌分享里,专家们说得实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说,短视频时代家长别光盯着孩子,得“一起学网络规则”;广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余方海也提到,广州正使劲给孩子造“清朗网络”;还有UC“松果公益”、趣丸网络“TT语音幸福书屋”这些项目,把资源往乡村送,就是不想让哪个孩子落下。

作为2025年广东省网络文明宣传季的开篇之作,此次交流活动恰是湾区网络素养培育的缩影,从《网络素养》教材进课堂到实践基地遍地开花,从“E成长计划”惠及10万乡村儿童到三地协同机制落地,广东正以“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布局,为青少年系牢“安全扣”、插上“成长翼”。

或许以后再想,孩子对着屏幕时,不只是会划动手指,还会想起课本里的提醒、基地里的体验、和港澳小伙伴一起研学的日子。

那时他们在网络里走得稳当,眼里有文明的光,大概就是这事儿最好的模样——毕竟网络的明天在他们手里,他们的网络素养,本就是未来网络文明的底色。

网络与文明交融,青春与时代辉映。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