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 知识资产 》,其中第 1.5 节《工具控》阐述「建立流程之前,工具都是无用的」时, 简要提到了我的笔记系统——内功心法、招式套路、实战经验。
读者普遍反馈: 听不懂你在说啥,但好像很有意思,能不能展开讲讲?
展开,那就 2400 字了啊……
内功心法
长周期、经久不衰的普世智慧,我公开发表的大多数文字都属于此类,如《 实事求是 》、《 诚实 》、《 钱,生而不平等 》、《 概念考察 》等,我一般也将其称之为「 常识 」;
并非普世智慧,但因工作缘故需要高频用到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因人而异,对我而言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分析和构建,下图是一个例子。
内功心法,顾名思义,必须经过长时间修炼,彻底内化。 重要的不是在笔记软件中记录了多少内功心法; 重要的是,我能够真正练成多少内功、可以在实战中自然而然地运用。
因而,这部分笔记会借助 flomo 的每日回顾功能高频重温,也会在每一次重温时结合新的经历用力思考。
如下图,便是 flomo 的桌面回顾小组件,又一次教导我:不要追求彻底的秩序,适度混乱亦有好处。
当我确认内化、修炼完成后,我通常会写一篇成体系的文字以作梳理,并删除 flomo 里的相关笔记。
梳理体系文字,是为了进一步梳理内在逻辑、加深理解。 我写的每一篇文章,虽也能对读者有些启发,但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我自己。
删除 flomo 里的笔记,是为了能专注于修炼其他内功。九阳神功既已大成,那就不必对秘籍恋恋不舍,咱继续练乾坤大挪移呗。如此反复,持续修行。
对于内功心法,笔记纯粹是一个过程,目的是将其内化于身。以六经注我。
二是知识点和详细内容的索引,能在回忆起后迅速找到详细内容,以便实操。
故而,记录的重点也是索引:应用场景,要点概括,有必要也会再附上完整内容的链接。下图是一个例子。
这部分笔记也会偶尔回顾,但只是为加强对索引的记忆,并不试图内化; 因而一般也不会删除。
招式套路和内功心法的核心区别,只在于使用频率的高低。
内功心法,就是高频使用的知识;
招式套路,就是低频使用的知识。
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分类 ,并非知识的固有属性。
当我的工作范畴发生变化,原来的招式套路可能就会变作内功心法。
我的招式套路,可能会是另一个人的内功心法。
知识就该主观分类。 因为知识没有任何价值,只有为我所用才有价值。
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亦是所有知识的尺度。
内功心法和招式套路,都是理论。但凡理论,都有适用的场景,也有不适用的场景。理论上,理论和现实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理论和现实总是不一样。空有好的理论还不够,还需要在实战中不断地打磨、验证、调整,也需要在实战中持续地理解其适用范围。
如果没有好的 Input,Process 过程再厉害也是无用。正如计算机领域的黑话「Garbage In, Garbage Out」,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只能是垃圾。
如果只关注内功心法和招式套路,那最好的出路也就是一个不通世事的学究。 学究虽穷经皓首,却缺乏实战,因而也就只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恰若长平之赵括、街亭之马谡。
实战经验,正是我记录最多的一类笔记。
实战经验,亦有两类。 第一类实战经验,也叫情报。 比如:
做 flomo 的过程,我会记录典型用户的场景;
做小报童的过程,我会记录出版行业的特性。
这些情报,都是未来决策过程中重要的 Input。如无这些 Input,那决策就是无根之木,甚至都不能叫决策,只能叫瞎猜。
第二类实战经验,叫做决策记录。 即,如实客观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和结果。
一来,可作为决策思考的演练,即对此刻 IPO 过程的描绘。 比如,flomo 是否要写一本书《 知识资产 》,就是一个重大决策,必须考虑非常多的因素,如:
我们能否驾驭好这个话题?能否真的帮助到读者?
写一本书的复杂度,和写一篇文章的复杂度,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对应的时间成本会是多少?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空余时间?
其它还有哪些工作在推进?值得为写这本书推迟其它工作吗?
etc…
人脑的思考是混沌的、跳跃的、非结构化的,并不适合处理这种复杂决策;将决策过程写下来,会更结构、更清晰、更全景,也就更能够反复推演,以做出更严谨的决策。
二来,可作为未来决策复盘的依据,即作为未来的 Input。 白纸黑字的记录,不会遗忘,也不容篡改。我能够清晰看到过去的决策思考过程,比如:
不同阶段对 flomo 产品定位的思考;
对小报童的破局路线的不断尝试;
对投资股票(公司)的持续认知。
这些决策记录,都是最珍贵的一手资料,帮助我持续优化自己的决策过程。这是一个 贝叶斯学习 的过程,在实战中不断校正认知。
如果结果是差的,能够知道是错在哪里,往后如何改进;
如果结果是好的,
也能够知道是真的做对了决策、往后如何继续保持;
还是决策其实不对但瞎猫碰上死耗子、莫要得意(这种情况其实挺多)。
实战经验,务必要客观记录、尽量详实,但只在必要时主动检索,几乎不被动回顾,且永不删除。
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