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学生成长共同体活动让孩子暑期更充实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1 13:04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暑假期间,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五(3)班在学校支部的统筹安排下,以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 “三引导” 理念为引领,依托 “伙伴+” 学生成长共同体这一载体,开展 “梦想同‘萌’”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 “共享成长,互助前行” 主题,该班在多地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文体实践、生活体验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协作中收获知识,在实践中感受成长,收获友谊。

知识共研:把 “枯燥学习” 变成 “趣味探索”

“这道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到‘总路程’和‘相遇时间’的关系,你看线段图这样画是不是更清楚?”8 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学生王梓茜家的客厅里,5名共同体成员围坐成一圈,正围着数学题讨论。桌上摊开的练习册旁放着几本笔记本,每页都记着不同颜色的批注——红色标注重点公式,蓝色写着解题思路,黑色则是同伴补充的易错点。

这样的学习场景是五(3)班暑期的常态。共同体成员每天约定 2 小时集中学习,分工明确:数学基础好的王梓茜负责讲解难题,喜欢阅读的张耀慧牵头分享《西游记》的阅读笔记,英语发音标准的付雨妡则带着大家练口语。遇到分歧时,他们会先各自梳理思路,再逐个发言论证,最后达成共识。“以前一个人做题总卡壳,现在大家一起想办法,连最难的几何题都觉得没那么难了。” 学生孟晓雨说,同伴间的讨论让她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原本需要1小时完成的作业,现在效率提高了近一半。

除了学习交流,文体活动也是共同体的 “固定项目”。每周三下午,学生们会相约社区广场开展户外活动。8月16日当天,6 名同学分成两组打羽毛球,白色的球在空中来回穿梭,场边不时响起 “好球!”“注意落点!” 的呼喊。女生宋怡萱原本不太会发球,经过同伴毕鸣杰连续三天的指导,已经能熟练完成 “高远球” 动作,“他教我握拍要‘虎口对拍柄窄面’,手腕发力要巧,现在我终于能和大家打回合了。”

若遇雨天,大家就转移到室内开展趣味游戏。在学生毕梓墨家的客厅里,飞行棋、跳棋、桌游整齐摆放在茶几上,旁边放着一盘切好的西瓜。“我们玩‘成语接龙’时会定规则,接不上的人要表演个小节目。” 毕梓墨说,上周他因接不上 “一心一意” 的下句,给大家唱了首《孤勇者》,现在每次游戏前都会提前背几个成语,“既玩得开心,又悄悄学了知识。”

生活实践:在劳动中体会 “生活的课堂”

“切土豆时要把刀放平,手指弯曲抵住土豆,慢慢切才不会伤手。”8月10日,在学生张新宇家的厨房,4 名同学正跟着他学做 “番茄土豆炖牛腩”。张新宇的妈妈在一旁指导,其他人分工协作:1名学生负责洗番茄,1名学生负责刮土豆皮,1名学生则负责盯着锅里的牛腩是否炖烂。当菜品端上桌时,大家围着餐桌拍照,每个人都先夹一筷子尝。

这样的生活实践还有很多:有同学组队整理社区健身器材,用抹布擦去器械上的灰尘;有同学跟着家长去菜市场买菜,学着分辨蔬菜新鲜度,还尝试和摊主 “讲价”;还有同学一起帮邻居照看宠物,喂粮、梳毛、遛弯,体会 “责任” 的含义。“以前觉得‘买东西’就是给钱拿东西,现在知道要货比三家,还得看品质。” 家长蒋萍萍说,这些事让孩子明白了“生活里藏着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的道理。

文化与探索:在传承中汲取力量

“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挺直,就像做人一样端正。” 学生毕玉泽的书桌前,3 名同学正跟着她练习毛笔字。毕玉泽的爷爷是书法爱好者,暑假里教她写楷书,她便把技巧分享给同伴:“写‘永’字时,‘捺’要像刀削一样有力,‘钩’要短而尖。” 大家握着毛笔慢慢写,虽然字歪歪扭扭,但都写得格外认真,写完还会互相点评,“你这个‘竖’写直了!”“我这个‘撇’好像太弯了。”

此外,共同体还组织了 “文化探索日”:有的同学去科技馆参观,在 “航天展区” 围着火箭模型看讲解,还试着操作 “空间站对接” 模拟设备;有的同学去非遗展馆,看传承人剪窗花,自己也试着剪了个简单的图案;还有的同学在家学唱红歌,跟着视频纠正发音。

据了解,黄金谷学校 “伙伴 +” 学习共同体已开展多年,旨在通过 “同伴互助” 让学生自主管理、共同进步。五年级三班班主任表示,从暑假反馈来看,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协作能力都有明显提升。“以前放假孩子总宅家,现在每天和同学一起学、一起玩,还学会了做饭、整理房间,变化特别大。” 家长高颖说。

这个暑假,五(3)班的 “伙伴 +” 学习共同体用多样的活动填满了时光。学生们在知识交流中夯实基础,在文体互动中释放活力,在生活实践中增长本领,也在文化探索中汲取养分。这些经历不仅让暑期变得充实,更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生动注脚。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