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豆怕荚期旱,更怕荚期乱”,今年这3个错误千万别犯!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19 20:07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豆子开花,墒沟里摸虾”,这句老辈人传下来的农谚,道出了大豆花荚期对水分的渴求。另一句农谚“豆子就怕大水漫”,又点破了荚期水涝的危害。今年8月,东北大豆正处在鼓粒冲刺期,黄淮海地区的大豆也全面进入开花结荚的产量定型阶段。在这个节骨眼上,农技部门连发提醒:“一喷多促”窗口期就这十来天,水、肥、药一样都错不得!

一、该浇水时不浇,旱了才动手——晚了!

大豆花荚期是它一生中最“渴”的时段,土壤水分一旦低于70%,落花掉荚就跟下雨似的,眼看到手的豆子说没就没了。今年多地高温少雨,像黄淮部分产区,中午叶子都打蔫了,这时候再不动手浇地,根都吸不着水,还指望结什么荚?

正确做法:盯紧地头,叶子稍微有点萎蔫,土壤一捏不成团,连夜都得把水调上!有条件的上滴灌、喷灌,既能精准补水,又能给植株降温。浇就浇透,让土壤湿度稳在70%-80%,但切记别搞大水漫灌,大豆根系怕闷,水一泡根就烂,荚也鼓不起来了。

二、喷肥图省事,乱配乱打——毁了!

现在大豆最需要的是“加餐”提劲。可有人要么不喷,要么随便混点药就下地。结果呢?该保的花没保住,该防的病没防住,叶子还烧得发黄!今年全国农技中心专门强调:配方要对症,地块不同,喷的东西天差地别!

- 正常生长的豆田:重点攻粒重,磷酸二氢钾+芸苔素是黄金搭档,延缓叶片衰老,让豆荚灌浆更足;

- 受旱的地块:光补磷钾不够,得加上 抗旱剂(如旱地龙)和锌、铜微肥,提升植株抗逆力;

- 遭过涝的地:先排水救命,再喷 尿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把元气补回来。

关键提示:打药时间抢早晚(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中午打药等于火上浇油;无人机喷药亩用水至少2升,还得加沉降剂,不然全飘走了!

三、虫情不看,病株不拔——赔了!

高温干旱天,蚜虫、豆荚螟、点蜂缘蝽全出来“开饭”了。东北的豆子怕霜霉病和食心虫,黄淮海地区点蜂缘蝽正虎视眈眈盯着嫩荚。这时候偷懒不打药,或者打药不拔病株,几天就能传一片!

防治要狠准稳:

- 虫害: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组合拳,专治蚜虫、豆荚螟;

- 病害:霜霉病上吡唑醚菌酯,菌核病用 腐霉利;

- 特别提醒:见到病株立马连根拔,带出田深埋,周围植株喷药“隔离”,否则后患无穷!

今年这大豆能不能高产,就看接下来这十几天!

老话“豆怕荚期旱,更怕荚期乱”不是吓唬人——水要浇得巧,肥要喷得准,药要打得狠!避开这3个坑,豆棵上结满鼓溜溜的豆荚时,你笑的比谁都响!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