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则采访中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提到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直接介入的一场阴谋,并且陈述了其观点,声称在研究艺术史时有大量证据证明当代书法、东方抽象艺术家(包括白髪一雄、井上有一等东方前卫艺术家、书法家)也是西方“文化入侵”的产物。这一文章我们带大家保持开放性看法和理性分析带大家看看其中的道理。
白髪一雄与可谓提到日本战后前卫艺术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白髪一雄所处的具体艺术协会、井上有一前卫书法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时间节点和其发展初期的观念:
具体艺术协会(Gutai Bijutsu Kyōkai)是日本战后最重要的先锋艺术团体之一,活跃于1954–1972年,总部位于关西(兵库县西宫市)。“Gutai”意为“具体”,强调物质(material)本身的存在与可能性,并通过与身体、空间的互动来突破传统绘画与雕塑的边界。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之后盛行二十年、以纽约为中心的艺术运动,是受世界瞩目的美国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而非客观描绘自然世界的绘画。
吉原治良作品《请自由地画画》,木头上水彩笔和颜料,大约200 x 450 x 3cm,1956
不可否认,具体派在成立之初有种种迹象表明受到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特别例如杰克逊·波洛克的影响。在具体艺术协会的宣言中,具体美术协会的创始人之一(Jirō Yoshihara)直接表达了对波洛克滴画的欣赏。但在宣言的最后也强调了其与其它艺术流派、组织的根本不同,例如协会中成员的作品常被定义为受到西方“达达主义”影响的产物。
“诚然,我们的作品常常被误认为是达达主义的姿态。我们也承认达达的成就。但与达达主义不同,具体派艺术源于对可能性的追求。”
战后如井上有一、手岛右卿等前卫书法家,在经过长时间战争的状态后,从外部世界转向对个人身体的关注。前卫书法(Avant-garde Calligraphy)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艺术家在传统书法基础上,突破文字的规范形态和传统技法,融合现代艺术理念和表现方式,强调个性化表达和身体动作的自由流动,以探索书法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可能性。他们的创作,是在历史基因上的延展与再造,而非外来观念的嫁接。
井上有一创作现场
井上有一作品《贫》,1972
井上有一作品《感叹号》,该系列共93件,创作于1983年,每件尺寸为27 x 19 cm
那么为什么一些东方战后艺术家、书法家与抽象表现主义有着看似相似的联系?在东方书法中,不乏大家对于书法这一艺术形式与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强调,例如孙过庭在《书谱》中高度评价王羲之书法,强调“书者,气之所发也”。其中提到:
“气得于中而形发于外,筋骨充实而力透纸背。”
“笔法如行云流水,自然生动,非刻意为之。”
而顾恺之《论画》中也有提到,“作画贵有骨气,骨气者,得力于用笔。”强调着笔力来自全身的协调发力,不是仅靠手指,而是由身体运力到笔端,“骨气”即体现身体性的力量感。这种对于身体与创作合一的描述一直是东方书法的关键性内核,此种内核经由如日本具体派、前卫书法中的诸多艺术家推进到极致。
在 亚历山德拉·孟璐(Alexandra Munroe)博士 的 《 1945年后 的 日本艺术 : 向天空呐喊 》 一书中,白髪一 雄的“足绘”被描述为一种“原始的、充满力量的表现”,强调了身体动作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这种原始性(primitive)在艺术史中常用来形容非欧美地区的艺术(至于这一名词是否是西方艺术世界看西方以外的艺术的一种傲慢姿态的产物仍有探讨空间,在这里并不展开论述)。但总而言之,日本具体派可以明确地与西方艺术区隔开来,其不仅是对于架上绘画风格形式的一次打破,更是对人的肉身、人的精神性以及客观物质世界的链接的一种简化,所谓简化是因为具体派强调着一种单纯,不论是人的身体对画面更为直观的掌控还是对个人身体更直观的对抗。而抽象表现主义更像是用点线面进行一种看似简化实则增量的方式。这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我想像在战场上奔波一样去画画,直到筋疲力尽。”
——白髪一雄
在白髪一雄的访谈中,其曾多次提到过他接受日本武道训练,这样的训练对于他的绘画创作有着影响,可见其艺术创作的身体性很大程度地来源于日本传统文化而非西方抽象表现主义。
“我的创作是一种‘身体的书法’。剑道教我尊重动作的仪式性,尊重瞬间的决断。绘画时,我像剑客挥剑一样,速度与力量同等重要。”
——《现代艺术家访谈录》,1978年第4期
白髪一雄作品《无题》,纸上水彩,27.1 x 24.2 cm
白髪一雄创作现场
再来说说“东方特定时期的当代艺术受到西方的‘文化入侵’”这一观点,首先要明确“文化入侵”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 在西方抽象绘画艺术家中,我们也总能看到东方文化的影子。例如美国抽象绘画艺术家提到自己的绘画创作理念说道: “我基本上是一个抽象画家,所以我被书法的整体形式所吸引。而中国书法关乎与人体的真正亲密,以及能量如何流经身体并出现在画面上。”而在艺术史中寻找,不乏有很多西方抽象艺术家受到东方禅宗文化、书法等的影响,甚至包括印象派中不断被人提起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按照这种逻辑,文化入侵无处不在......
布莱斯·马登作品《冷山6号(桥)》,1989–91年
那么我们来看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文化入侵”一词的定义:
“一种文化以强势形式通过媒体、商品、思想体系等渠道,对另一文化进行渗透和替代,导致被入侵文化的传统价值和习俗遭受削弱或消失。”
“文化入侵”作为批评框架,往往将文化关系简化为单向压迫与被动接受,忽略了艺术家在跨文化语境中所展现的主体性与再创造能力。研究应超越“入侵与被入侵”这一概念的二元叙事。当代艺术发展以来,各个流派无限增多,视觉相似、甚至逻辑相似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如果我们只看其表,对其发展脉络置与使用的语言的底层逻辑置之不理甚至仅凭视觉及片面的历史证据去下定义显然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研究方式。也许特定的历史时期造就了其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想要究其根本还是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追溯。
8月20日
与东京艺大材料专家
面对面交流与创作
绘画材料物质研究
国际名师工作坊
期待你的加入
特邀导师: 秋本贵透(日)
特邀讲师:乐丽君
举办日期:2025年8月20日——27日
(8天,每天9:00——18:00)
讲授形式:理论讲授+创作实践+一对一指导+参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知名教授工作室
举 办 地:北京
招收人数:15人(小班制确保指导质量)
策 划 方:库艺术教育
主 办 方: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日本Kusakabe画材公司、麦克美迪
工作坊亮点
Workshop features
1, 足不出国,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获得国际 权威导师 亲传核心材料技法;
2, 欧洲传统技法的亚洲化改良 , 契合东方创作者思维的教学法 ;
3,建立科学认知框架取代经验主义 , 培养以材料特性驱动创作的思维模式 ;
4, 完成1-2幅具有材料研究深度的创作 。
长按或扫码立刻报名
报名微信:kuyishu001
联系电话:010-8478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