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8月14日电 (何宁 实习生李宗玲)热浪袭人,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那念果园里却是一番更炽热的景象:沉甸甸的阳光玫瑰葡萄,在翠叶掩映下折射着碧玉般的光泽,饱满欲滴,果农们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与丰收的芬芳在葡萄架下弥漫开来。这230亩果园的甜蜜收获,正为长塘镇注入蓬勃活力。
阳光玫瑰喜获丰收。李宗玲摄
南宁市桂福春农民专业合作社精心耕耘的这片果园,已成为品质标杆。“阳光玫瑰的独特风味,香、脆、甜三者缺一不可。”合作社理事长杨平目光坚定,“市场常见果品因追求高产而风味流失,我们则精准控产,守护品种本真。”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让这里的葡萄格外清甜诱人。
甜蜜事业背后,是实打实的富民效益。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沃柑、阳光玫瑰等产业链扎根乡土。杨平介绍,仅那念果园每年便创造2万人次务工机会,发放人工工资150万,230亩土地成了乡亲们的“致富园”。目前,合作社在青秀区已流转土地1260亩,合作社采后分选加工工厂每年为周边提供采果、分选、包装等就业岗位,吸纳用工1.92万人次,发放工资240万元。乡村振兴的暖流,正通过“家门口就业”的路径,润泽着长塘的寻常百姓家。
沉甸甸的葡萄缀满枝头。李宗玲摄
长塘镇的田野活力,不仅源自辛勤汗水,更倚重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数公里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南研发中心的试验田里生机盎然。作为国家级蔬菜科技研发平台与青秀区首家“科技小院”,这里已建成48亩科研基地,共搜集和更新种植511份瓜类种质资源材料,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个、发明专利9项,筑起坚实的种业根基。
在试验基地,负责人刘伟俯身查看一畦青翠菜苗:“南方叶菜需求巨大、产值可观,芥菜类品种选育是重点发力方向。”立足本地需求,研发中心精准培育出“秀贝”“秀丽”等抗病耐湿南瓜良种,香瓜、螺丝椒等一批适应南方湿热气候的优质品种也相继问世,27个筛选出的优良新品种蓄势待发。
试验田生机盎然。李宗玲摄
从实验室到广阔田畴,成果转化之路正徐徐铺展。刘伟表示:“中心将深化研发,而成果产业化则需携手本地企业,通过规模化示范推广,释放科技潜能。”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紧密咬合,为青秀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长塘镇的沃土之上,产业因耕耘而兴旺,科技为田野增智,农民腰包因家门口的机遇而日渐丰盈。传统农事与现代科技于此交融共生,一幅科技赋能、产业兴、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酣畅挥毫,在八桂大地上谱写更甜蜜的振兴篇章。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