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演唱会“胸口碎大石”表演,这届歌手比杂技演员还拼!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15 17:11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近日,陈奕迅在澳门演唱会上深情演唱《七百年后》,突然一个“战术性捂胸+干呕”动作,表情痛苦程度堪比刚跑完马拉松还被人强行塞了一碗香菜。台下观众瞬间分成两派:

- 心疼派:“天啊!Eason是不是胃酸逆流了?快给他递瓶矿泉水!”

- 专业诊断派(自封):“这明显是焦虑症躯体化症状!建议立刻停止巡演,回家躺平!”

然而,Eason本人事后淡定表示:“没事,只是唱得太投入,差点把肺也吐出来。”——这解释,堪比“我摔跤是因为地板先动手”。

有网友翻出陈奕迅早年演唱会名场面:

- 2018年唱《浮夸》时突然跪地嘶吼,被赞“演技炸裂”;

- 2023年因耳返故障怒踢栏杆,荣获“舞台暴躁艺术家”称号。

所以这次“胸口干呕”,说不定只是Eason在尝试一种新的“沉浸式演唱法”——毕竟,现在的歌手不搞点行为艺术,都不好意思叫Live。

Eason早在8月5日的纪录片首映式上就自曝:“我有焦虑症,医生开的药,停不了!” 原来,去年杭州演唱会取消后,他的压力直接飙到“连呼吸都是错的”级别,医生建议他“巡演结束再停药”,结果一停就紧张到“睡12小时照样心跳如擂鼓”。

行业潜规则大起底:

Eason对演出要求严苛到“灯光偏一度都要重来”,导致压力像滚雪球,最后只能靠药物“强行关机”。网友吐槽:“这哪是歌手?分明是AI程序,bug了还得手动重启!”

业内默认规则:票房>热搜>艺人心理健康。Eason焦虑发作?先发通稿“带病坚持演出”,再买热搜#敬业精神#,最后附赠一句“注意休息”了事。

前一秒喊“哥哥别太拼”,后一秒骂“取消演唱会就是耍大牌”。Eason的焦虑症,一半来自自我要求,一半来自网友的“精分式关爱”。

Eason的“胸口干呕”事件,本质是娱乐圈的荒诞缩影——

- 观众要“炸裂舞台”,歌手就得“真·炸裂自己”;

- 公司要“热搜效应”,艺人就得“7x24小时待机”;

- 最后全网集体刷“心疼”,却没人问:“为什么非要等到艺人倒下才喊停?”

建议娱乐圈新规:

- 歌手体检报告和演唱会门票同步发售;

- 每场演出配一名心理医生,负责在艺人“胸口碎大石”时冲上去喊“cut!”;

- 网友发言前先考试:“如何区分‘真关心’和‘凑热闹’?”

Eason说巡演结束就停药,但愿他能如愿。但更该反思的是:当“敬业”变成“自毁”,当“热爱”沦为“药罐子”,这个行业到底在崇拜什么?

最后,送给所有“拼命三郎”一句真理:

“观众想看你唱到80岁,不是想看你80岁还在吃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