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太及时了!我看了不止三遍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14 17:12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上周做一次直播,如何才能靠读书养活自己?

分享的两个建议,对想靠读书生活的同学,非常有价值。

1,把读书当成事业。

2,尽量让自己专业化。

说实话,这两个思路,还是在李诞身上学的,虽然他表现的很不靠谱,但这都是假象,一个不靠谱的人,怎么可能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如果你想把爱好,变成事业,建议你看看,李诞写的一本书《李诞脱口秀手册》,目前我至少看了 5 遍了。

这本书,不只是一个明星出书,真的是一个做事的人经验分享。

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作,都有很多启发。

比如,平时我们说,为什么自己努力没有收获?

李诞会反问你,“你的量够吗?”

李诞说,他看过一个乒乓球国家队的训练视频,当时,教练刘国梁不停地快速发球,队员张继科不停地接球。

训练结束后,满头大汗的刘国梁扶着乒乓球台,有点结巴地说,“这个量,就够了。”

李诞说,他时常想起刘国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种平静的神态。他的平静里,藏着巨大的骄傲。

这种骄傲是经过日复一日的投入,一点点积淀出来的。

而每一个创作者,在抱怨自己灵感枯竭的时候,都应该想起这句话,然后问问自己:你写的量,够了吗?

在回到开头的问题,我是怎么做到的,该怎么训练自己写作能力?

我一直以来就是一句话,长期且持续的去做事,让结果自己涌现出来。

千万不要有完美主义心理,千万不要想着憋大招,就是要玩命地训练,要快速地生产,要持续地产出。

李诞在这本书里说:想提升能力,没有其他捷径,只有不停地去练——别离开战场,别离开战友,别离开敌人。

如果你真的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给自己找一个有价值的事,然后让自己实实在在的扎进去,通过不断地训练,为自己打磨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生区间。

另外一个启发,就是尽早的让自己专业化,不仅是能力要够专业,做事态度也要专业。

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很多烦恼,要学会抛开情绪,以专业的态度去面对。

李诞说,这是一份工作,拿了钱就先办事,办好事再说别的,不想再办事,也要想好,去哪可以继续拿钱,拿更多钱。

这本书还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写了这么多字,素材、选题、写作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我已经不缺了,还有一些无法说清楚的能力,在一直困扰我。

比如,写作的节奏感到底是什么?

总是听人说节奏感,文章没有节奏感,写文章搞的跟搞音乐一样,但是我在读一下高手的问题,就是明显感到节奏的不同,有些地方平铺直叙,有些地方节奏就很快。

但依然感觉模糊,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最直接的解释。

怎么设计一篇文章的节奏?

李诞的方法是,先同步,再引领,然后无限循环。

就这三个词,算是把文章节奏给说清楚了,具体怎么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

先同步:

主要是开篇文章,怎么破题,让读者跟自己处于同频状态,比如,我经常用最近发生的事,遇到的一些问题,一些想法感受做开头。

就是先让读者代入我的思考,让读者跟我的思维先同步,有了这个基础就好讲道理了。

在引领:

做到同步,只是让读者便于理解和接受,如果你的内容一直跟他想的一样,就没有传递新知,这样读者就会觉得内容没有价值,就不想在看了,所以下一步就要引领,也就是突破观众读者的预期,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拿出来分享了。

无限循环:

然后在通过解释,把你的知识分享给读者,继续把梯子搭建好,方便读者理解,然后再马上进入下一轮新知识引领。

一篇稿子就是这个过程的多次循环。

读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节奏感,如果你感觉一篇文章很顺畅,不自觉就读到最后了,那说明这个作者的节奏感很好。

不然, 你读几句思路就跳出去了,要么是作者的内容不吸引你,要么就是作者有些地方太废话了。

这里就是节奏出问题了,我们无论是说话,还是阅读文字,都有一个自然节奏,我们创造就是尽量贴合这种节奏感。

比如,今天的文章,就是用一个问题开头,当你代入问题之后,我才能引领接下来的讨论。

在很多领域都有类似的理论,比如,演讲需要垫脚石,就要想别人理解你讲的,需要先提供一点知识,方便观众理解你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就是垫脚石,还有搭梯子和“先同步再引领”,本质都是一个逻辑。

为什么说这个模式出来的节奏感最好?

就是因为这个模式很简单,并且还能不断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故事里的一个疑点解释完了,马上提出下一个疑点;一个困境解决完了,马上又出现新的困境……这样能让对方不自觉地,一直跟着你走。

光有节奏还不行,如果内容很空洞,看的过程是很顺畅,看完没有产生任何收获,那就算读完你的文章,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感觉。

所以,还要需要扎实的内容+真诚的人格。

到这里,就组成了,我觉得好的文章应该是什么样?

好文章=节奏感+扎实内容+真诚人格。

这其实不只是一个好内容,简直可以当成一个好 IP 的方法论了!

其中我最看重的是真诚,别人喜欢你,首先是因为信任,怎么才能信任你,就是你用真诚换来的,真诚是可以被感知到的。

所以不要害怕自己犯错,好的作者,就是要学会跟读者一起成长,大家能相互理解,这就是个人的人格魅力。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你每天睡前要问自己的只有一件事:你今天有没有获得了一点昨天没有的东西?这是查理·芒格的建议。

李诞发现,他身边很多优秀的人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他还感慨说:其实心灵鸡汤很多说的都是对的,人们管它们叫鸡汤,只是因为很少有人去实践。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