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进货要严格审核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未经检疫的肉类,加工要注意防止生、熟食材交叉污染等规范操作,贮存要禁止贴墙存放……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为进一步规范全区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管理,广西市场监管局日前就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贮存 、加工制作环节的主要风险及防控措施做出风险提示。
此次风险提示包括进货查验环节、加工制作环节以及贮存环节三个方面,分别就主要风险提出详细的防控建议。其中,进货查验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供应商资质审核不严、索证索票不规范、验收查验疏漏。上述提示表示,要对食材的外观、气味等感官性状查验细致,鼓励运用食品信息化溯源管理平台建立查验记录。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快检室,配备检测人员对大宗食材进行快速检测并公示结果。
加工制作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误用贮存过程中变质的食材,忽视肉类在室温下长时间解冻导致的微生物滋生问题,生、熟食材加工工具混用,剩余食材超期误用等问题。广西市场监管局提醒学校要严格加工前筛选检查,规范加工操作流程以及完善剩余食材管理。
对于贮存环境的风险,上述提示表示,食用农产品直接堆放于地面或紧贴墙壁存放,容易受到地面潮气、墙壁污渍等污染。要科学布置贮存场所,依据果蔬、肉类、干货等不同品类食用农产品精准设置贮存温湿度,每日开展设备巡检与维护,确保贮存环境始终处于最优状态,有效延长食用农产品的保鲜期。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