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静
八月初的清晨,薄雾如轻纱,温柔地披在陕州的层峦叠嶂之上。一辆辆大巴车载着陕州区300余名烟农,驶离静谧的山坳,奔向山外的知识殿堂——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车厢里,泥土的芬芳混合着烟农们沉甸甸的期待和按捺不住的低声细语。当大巴“哧”一声稳稳停靠,一场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科技盛宴”瞬间点燃。
三门峡市陕州区新型职业烟农培训班。崔燕琴摄
第一堂课,打头阵的是全国烟草行业烟叶调制技术能手赵永伟。他一句空话没有,刀刀直戳烟农心窝子:“大伙儿是不是常被烤房‘烤青’‘挂灰’闹得心焦?火大了焦,火小了生?”话音未落,清晰的对比图已跃然屏上,“瞧!‘病根子’就藏在这儿!咱把复杂的烘烤工艺,拆成这几步‘通关秘籍’,保管好用!”
“哎呀!”台下的任大姐眼睛瞬间亮了,胳膊肘急急捣向邻座:“快记快记!赵老师说的,不就是咱去年栽的那个大跟头嘛!” 霎时间,笔记本上响起一片急雨般的沙沙声,密密麻麻的字迹,像极了田间那一片片亟待精心呵护的烟苗。
第二堂课登场的是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农艺师刘新源。他把火力对准大田中后期管理的命门:“可别小瞧了这‘临门一脚’!保产量、提香韵,全看它!” 如何精准施肥“喂饱”烟田?怎样“火眼金睛”揪出病害?又该何时“眼疾手快”采收?秘诀被他一一拆解。
“烟草病毒病这‘瘟神’,到底啥药能治它?”一位脸庞晒得黝黑的烟农按捺不住,洪亮的提问声打破了课堂的专注。刘新源脱口而出“药方”,更点出“战机”关键——喷药时机! 引来一片恍然大悟的点头和更急促的笔尖飞舞。
转战午间,窗明几净的大学食堂让烟农们眼前一亮。 饭菜香气四溢,可烟农们的心思,早被刚学的技术勾了魂儿去。 碗筷轻碰间,一场自发的技术“沙龙”已悄然开场。 几张桌子自然而然拼成了“烟农论坛”,笑声、争论声此起彼伏,知识的星火在饭桌上噼啪碰撞。
第三堂课,真正的“压轴大戏”在午后一点半上演! 特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孙福山教授一开口就直击灵魂:“烘烤,烤的是叶子,炼的是功夫,核心是‘破译’烟叶的生命密码!” 他将高深的烘烤生化过程,化作一场烟叶内部的“奇幻漂流” ,温度与湿度如何同烟叶“窃窃私语”?奥秘被他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课程落幕,陕州分公司递上的不是简单的嘱托,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课后锦囊”——《中式卷烟烟叶需求与采烤关键技术》《烤后烟叶分析》手册,这将是他们重返田埂和烤房的“制胜法宝”。更贴心的是,一个“烟农服务微信群”火速建立,专家团队化身“云端顾问”,24小时在线待命,随时答疑解惑!(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崔燕琴 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