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提醒:父母不要向孩子借运,你借一次,娃伤一次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13 07:09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很多孩子的状态,会突然发生改变。

有的孩子阳光自信,积极向上,

而有些孩子沉默寡言,叛逆厌学。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先天基因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有孩子身上的运势和福报。

看过一句话说: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这并非玄学。

有些父母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情绪垃圾桶、人生替代品孩子被这样反复“索取”,自身的生命力会一点点被耗损,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慢慢失去原本的光彩。

所以,倘若你也为人父母,最该警惕的,就是不要借走孩子这三种运势。

01

不向孩子倾倒情绪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叫小宇的男孩的日记,字里行间满是小心翼翼:

“爸爸今天又和妈妈吵架了,摔了杯子,我吓得躲在房间里。妈妈进来抱着我哭,说要不是为了我,她早就走了。”

“老师批评我作业写得乱,我不敢告诉爸爸,他最近工作不顺,肯定会骂我没用。”

“我好像是家里的出气筒,他们开心时会抱我,不开心时,我的存在就是错。”

才 10 岁的孩子,本该是蹦蹦跳跳、没心没肺的年纪,却活得像个察言观色的小大人。

他的日记最后一句写着——

“我觉得自己像块吸满了眼泪和怒气的海绵,越来越沉,快喘不过气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 “情绪勒索”。

意思是说父母把工作的挫败、生活的委屈、夫妻的矛盾一股脑倒给孩子,看似是“找孩子倾诉”,实则是把孩子当成了情绪的宣泄口。

孩子的心灵本就脆弱,就像一株刚发芽的幼苗,父母的坏情绪如同冰雹,砸一次,就会蔫一分。

想起作家王朔讲过自己的经历。

他小时候,母亲总把在单位受的气带回家,轻则冷着脸不理人,重则对着他大吼大叫。

他说:“我从小就怕回家,总觉得自己像个做错事的人,哪怕考了 100 分,也不敢笑着告诉她。”

这种压抑感伴随了他很多年,哪怕后来成了知名作家,在人群中依旧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拘谨。

他说:“好像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你不够好,别惹人生气’。”

父母的情绪,本应由自己消化。

工作不顺就去想办法解决,夫妻有矛盾就去沟通磨合,实在撑不住了,找朋友聊聊,或是出去走走,都比把孩子拉进来当情绪垃圾桶强。

孩子是来感受世界的美好,不是来承接你的负面能量的。

守住情绪的边界,别让你的坏脾气,压垮孩子的气场,这才是父母该有的自觉。

02

不向孩子过度施压

老家有个邻居阿姨,总爱在人前说:

“我这辈子没什么出息,就指望我儿子了。”

她的儿子小伟,从小学开始就被报了七八个补习班,周末比上学还忙。

阿姨每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你要考重点中学”、“你要超过隔壁家的谁谁谁”、“将来一定要考公务员,让我脸上有光”……

小伟原本喜欢画画,偷偷在作业本背面画满了小人儿,却被阿姨发现后撕了个粉碎。

后来小伟考上了重点高中,却在高二那年突然休学了。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说什么也不肯再上学。

医生说他是长期压力过大,患上了抑郁症。

阿姨哭着说:

“我都是为了他好啊,他怎么就不懂呢?”

可她不知道,她所谓的为了他好,不过是把自己未完成的遗憾、未实现的理想,都强加到了孩子身上。

这哪里是指望?分明是在向孩子“借运”。

借孩子的人生,来圆自己的梦;

借孩子的成就,来填补自己的失落。

就像有人说的:

“过度的期待,不是爱,是沉重的枷锁。”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就像一棵小树,该长多高,该往哪个方向伸展,都有它自己的节奏。

父母非要把它往自己设想的方向掰,轻则扭曲,重则断裂。

想起钢琴家郎朗的父亲,曾在他小时候逼他练琴到近乎苛刻,甚至说过 “你要是不练,就别活了”。郎朗后来在采访中说,那段日子,他觉得钢琴不是爱好,而是折磨,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

幸好后来他找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才慢慢走出阴影。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这么幸运,很多孩子在父母过度的期待下,慢慢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就像被抽走了能量的电池,看似完整,实则早已耗尽。

父母的期待,应该是“你慢慢来,我陪着你”,而不是“你必须怎样,才能对得起我”。

别让你的执念,掏空孩子的能量,给孩子空间去成长,他才能活出自己的光芒。

03

不对孩子过度溺爱

常听人说:“惯子如杀子。” 

以前总觉得这话太夸张,直到看到表哥家的孩子,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表哥夫妻俩中年得子,对孩子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也想尽办法满足。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表哥去了不仅不批评,还帮着孩子骂对方;

孩子偷偷拿了家里的钱去买游戏装备,表嫂说“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

孩子懒得写作业,表哥就找借口帮他向老师请假。

结果呢?

孩子上初中后,不仅学习一塌糊涂,还染上了逃课、上网吧的恶习。

有一次因为没钱上网,竟然和社会上的人一起去偷东西,被抓到了派出所。

表哥去领人的时候,哭着说:“我那么疼他,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哪里知道,他所谓的“疼”,其实是在害孩子。

过度的溺爱,就像给孩子喂慢性毒药,看似满足了他的一切,实则让他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失去了明辨是非的准则。

这也是一种 “借运”.

父母借着“爱”的名义,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不让他经历一点风雨,不让他承担一点责任。

可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独自面对世界,到时候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他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阵风就能吹倒。

恰如有人说的: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有能力离开你,也能活得很好。”

父母应该做的,是教孩子懂规矩,明事理,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让他从小就学着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

而不是把他养成一个只会索取、不会付出的“巨婴”。

要知道,一个人若是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连最起码的责任感都没有,那再好的福气,也会被慢慢耗散。

听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不是孩子的寄生者。”

所谓的不向孩子借运,说到底就是守住做父母的本分——

不把孩子当成情绪的垃圾桶,自己的情绪自己扛;

不把孩子当成实现理想的工具,尊重他的人生选择;

不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婴儿,教会他独立成长。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成为他自己,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更不是为了承接父母的负面能量。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护运”,就是做好自己,让孩子自由生长。

愿每个父母都能明白:你的孩子,不必活成你想要的样子,他只要活成他自己,就够了。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