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多了,路真的好走吗?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还真不一定。眼下大环境不好,有不少老板破产,而这些破产的老板中,就有很多是所谓的朋友导致的。前段时间,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重庆老板,发视频讲述自己负债1.2个亿的经历。
高光时刻,这位重庆老板有两家近万平方米的4S汽车店,一家幼儿园,一家私房餐饮店,还投资过上亿的工程,身边朋友不计其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身边的朋友,有找他借款的,也有找他投资项目的,他也都一一响应。随着自己借出去的钱,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他的资金链开始跟不上,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时运不济,这位老板投资的生意出了一些问题,慢慢地、慢慢地这位重庆老板还是耗光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还负债累累。如今,落得个被债主逼得有家不敢回,甚至连累自己的儿子成了失信被执行人。
或许有人会说,“就这样一个例子,就想说明,朋友多了,路反而不好走吗?”甚至还有人会说,“现如今的社会,没有朋友,你啥事也别想办成!”是的,多个朋友多条路,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被朋友背刺,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有些人喜欢多交朋友,另外一些人则喜欢独处。这全凭自己。甚至还有些人,是活到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的。这又怎么说?事实上,如果真活到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的,往往是下面这四种人,前两种,你或许耳熟能详。但是,后面两种,你不一定知晓。
一、处于人生低谷的人处于人生低谷的人,要么负债累累,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重庆老板,要么自身充满负能量。对于这样的人,人人遇而躲之,又怎么可能会跟他做朋友。
因为怕啊,怕他找自己借钱,怕他像个祥林嫂一样一直诉说心中的痛苦。而且,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他自己可能也不想出门跟人打交道,宁愿自己一个人蜷缩起来。所以,他自然也就活到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二、本身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有朋友,就少不了社交活动。这些社交活动包括,日常隔着手机屏幕聊天互动,见面聚餐,一起出去玩等等。对于有些人而言,参加社交活动,就好像是鱼入大海,精力充沛得很,一点都不觉得累。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参加社交活动,简直就是要了老命了,觉得很累,恨不得赶紧回家。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他所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外向”和“内向”两种基本态度。对于,“外向”的人而言,社交活动,就是补充能量的一种方式。然而,对于“内向”的人而言,社交活动,则是消耗能量的一种方式,内向的人更倾向于通过独处和反思来储备能量。由此可见,本身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就是属于“内向”的这类人群,他们活到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他们的能量获取方式,就是独处和反思。
三、太真诚的人太真诚的人,有两种情况:第一,不分时间场合,也不分人,就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二,什么事,都说实话。这类型的人,之所以会活得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是因为,他经常会受伤,再加上其他人也不太愿意跟这样的人交朋友。为什么?如果你太真诚,见着谁都是“交浅言深”,恨不得把自己心声一股脑吐露给对方。
但是,你会发现,对方往往不会给予你积极的回应,给你当树洞。除非,对方在你身上有利可图。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很受伤,甚至感慨道:“哎!对方都没反应,我就不应该讲那么多。说了也是白说。”当你说了一圈后,你发现都是如此。这时候,你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再跟别人去吐露自己心声。另外,对于别人而言,你太真诚,他们也怕跟你走得太近,怕你对他们了解太多,万一哪天把他们的事捅出去了咋办。虽然他们可能也没什么事,但是总得防着你点。如此一来,你也就慢慢活到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四、太清醒的人对于太清醒的人而言,他们很理性,能看到朋友的本质。在他们看来,朋友要么是用力寄托情感,要么是用来作为利益交换。即使是寄托情感的朋友,也有可能会因为利益,而背刺自己。所以,他们干脆就跟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
这类人,表面上看起来朋友很多,跟谁都谈得来。但其实,他们给所有人都树了一道屏障,没人能真正走进他们内心,没有人能真正成为他的朋友。所以,太清醒的人,也有可能活到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总之,朋友对于有些人而言,必不可少;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也不是必须要有。各有各的活法,只要自己舒服,哪怕活到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