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东南亚运抵的榴莲堆成小山,其中甲仑榴莲像被阳光吻过的绿宝石,圆滚滚的身子裹着亮绿色果壳,凑近了能看见刺尖那圈浅黄,像给铠甲镶了道金边。旁边堆着的金枕榴莲则显得沉稳,青褐色果壳泛着成熟的蜡光,体型比甲仑大出近一倍,果柄周围的刺乖巧地朝柄部收拢,活像系了圈自然生长的绳结。
第一次挑甲仑时,摊主教我看底部那块棕色秃斑。“你瞧这颗,秃斑中间有小凸起,说明果肉胀满了果壳。” 他用手指叩了叩,发出闷闷的 “咚咚” 声,“听着像敲熟木瓜,保准甜。” 后来才知道,甲仑的果瓣从底部看像朵绽放的花,每一瓣都分得清清楚楚,不像金枕那样把缝隙藏得很深。有次买金枕,我对着果壳转了三圈才找到开裂的小口,掰开时却被里面那瓣超大的主肉惊到 —— 足有巴掌大的果肉卧在果壳里,金黄色泽在阳光下泛着油脂般的光。
论起果肉,甲仑总带着点娇憨。浅黄色的果肉小块小块挤在果壳里,每口下去都能咬到三两颗果核,像在吃带惊喜的甜品。有次跟朋友分甲仑,她边吐核边笑:“这榴莲是来考我们吐核技术的吧?” 金枕就不同了,淡金色的果肉厚实得能当主食,偶尔遇到单瓣无核的,能抱着啃得满脸幸福。
气味和口感的差异,像两种性格的朋友。甲仑的香气能绕着厨房转三圈,打开果壳的瞬间,浓郁的甜香混着点草木气涌出来,不爱榴莲的人会皱眉,爱它的人却觉得这是春日最诱人的味道。放进嘴里,果肉软得像融化的乳酪,舌尖抿一下就化开,甜味里藏着的那丝苦涩特别妙,像喝了口带回甘的茶,把甜腻中和得恰到好处。
金枕的香气则温柔得多。清晨切开一颗,香气慢悠悠地漫过客厅,连不怎么吃榴莲的妈妈都能接受:“这味道不冲,像熟芒果的甜香。” 口感更是讨喜,软糯中带着点 Q 弹,牙齿轻轻一碾,汁水就在嘴里铺开,纯粹的甜味直截了当,像咬了口加了奶的蜜。去年夏天,我用金枕做过冰沙,冻硬的果肉打碎后拌酸奶,绵密得像在吃云朵甜品。
上市时间的不同,让它们成了榴莲季的接力选手。三月刚过,水果摊就开始吆喝 “甲仑来了”,这时候的甲仑带着头茬的鲜,价格虽高,却总有人愿意为这份春日限定买单。有次加班到深夜,路过便利店看到甲仑,咬一口的瞬间,累意都被那浓郁的甜香冲散了。到了五月,金枕开始霸占货架,一直卖到八月末,价格亲民得能当日常水果吃。去年暑假,我囤了满满一冰箱金枕,冻硬了当冰淇淋,追剧时挖一勺,冰凉甜糯的口感能让人忘记夏天的热。
其实不管是甲仑还是金枕,都藏着生活的小确幸。春日里咬到甲仑的那丝回甘,像在平淡日子里品出了惊喜;夏日里挖着金枕做甜品,是把简单的快乐变得具体。就像挑选榴莲时,不必纠结哪个更好,喜欢浓烈的就等三月的甲仑,偏爱温柔的就囤夏天的金枕,毕竟能在不同季节遇到不同的美味,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