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报告单上的专业术语常常让人一头雾水,那些密密麻麻的描述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只要看懂几个关键指标,就能对自己的胃部健康心中有数。胃镜报告就像胃部发出的“健康信号灯”,学会解读这些信号非常重要。
1、黏膜光滑无异常
健康的胃黏膜应该呈现均匀的粉红色,表面光滑平整。如果报告描述为“黏膜光滑,色泽正常”,说明胃壁保护层完好无损,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2、无溃疡或糜烂
胃溃疡在胃镜下会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病灶,边缘规整。报告中若没有“溃疡”、“糜烂”等字眼,说明胃黏膜防御机制运作良好。
3、未见明显肿物
正常胃壁应该柔软有弹性。若描述中未提及“隆起”、“结节”、“肿物”等词汇,基本可以排除明显的占位性病变。
4、幽门螺杆菌阴性
这个指标需要结合活检结果。如果尿素酶试验显示阴性,或者病理报告未见幽门螺杆菌感染,说明没有这个胃癌的重要诱因。
1、肠上皮化生
这是胃黏膜细胞异常变化的表现,属于癌前病变。报告出现“肠化”字样时,要按医嘱定期复查。
2、不典型增生
分为轻、中、重三度。中重度增生需要密切随访,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
3、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变薄、腺体减少的状态。长期萎缩可能增加癌变风险,要定期胃镜监测。
4、溃疡边缘不规则
如果溃疡边缘呈堤坝样隆起或凹凸不平,可能提示恶变倾向,需要进一步检查。
1、保存好历次报告
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对比每次检查结果的变化趋势。
2、关注医生建议
报告末尾的“建议”栏往往包含重要随访计划,务必严格执行。
3、调整生活习惯
即使报告良好,也要注意规律饮食、控制烟酒、减少腌制食品摄入。
胃镜报告就像胃部健康的“成绩单”,没有异常提示当然值得高兴,但也不能成为忽视定期检查的理由。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有家族史者更应提高警惕。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守护胃部的根本之道。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