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里的“隐形杀手”正在悄悄作祟!你可能不知道,当身体出现这些微妙变化时,血液可能已经变得像浓稠的芝麻糊。别以为高血脂只是胖子的专利,很多瘦子体检报告上的箭头也让人心惊肉跳。
1、眼睑冒出黄色小疙瘩
医学上叫“睑黄瘤”,像小米粒大小的黄色隆起。这是胆固醇在皮下堆积形成的,出现这个症状的人血脂异常概率高达80%。不过要注意和脂肪粒区分,后者通常是白色的小颗粒。
2、小腿经常莫名抽筋
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腿部肌肉供氧不足就会引发痉挛。特别是晚上睡觉时突然抽筋,补钙也没缓解的话,建议查查血脂。
3、饭后犯困特别严重
高血脂会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吃完饭后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大脑缺氧就会昏昏欲睡。如果每次吃完饭都困得睁不开眼,可能不只是“饭困”那么简单。
4、黑眼球边缘出现灰白环
角膜周围出现一圈宽约1-2mm的灰白色环状改变,医学称为“角膜老年环”。别被名字骗了,年轻人出现这个更要警惕,这是胆固醇沉积的典型表现。
1、燕麦的β-葡聚糖
这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形成凝胶状物质,像海绵一样吸附胆汁酸排出体外。建议选需要煮的生燕麦片,早上用牛奶慢火煮10分钟,比即食燕麦效果好三倍。
2、深海鱼的Omega-3
三文鱼、沙丁鱼含有的EPA和DHA能降低甘油三酯。每周吃两次,每次掌心大小就够了。有个小技巧:用柠檬汁腌制后再烹饪,能减少鱼腥味保留营养。
3、坚果里的植物甾醇
每天吃一小把原味坚果(约15克),其植物甾醇能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最好选带皮的杏仁或核桃,现开现吃避免油脂氧化。
4、绿茶中的茶多酚
儿茶素能增强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注意要用80℃左右热水冲泡,第一泡30秒就倒掉,从第二泡开始喝,这样既去农残又不损失营养。
1、隐形糖比想象中多
乳酸菌饮料、风味酸奶的含糖量惊人,每天喝两瓶就可能超标。学会看配料表,白砂糖排在前三位的都要谨慎。
2、水果不是越多越好
榴莲、荔枝、芒果等高糖水果,每天控制在200克以内。有个简单判断方法:吃起来特别甜的水果,每次吃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
3、精制碳水要控制
白米饭、白面条升糖指数高,建议混入三分之一杂粮。一个小妙招:米饭放凉后再加热,抗性淀粉含量会增高。
4、烹饪用油有讲究
棕榈油、椰子油等热带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更适合高温煎炸。日常炒菜建议用菜籽油、花生油,凉拌用橄榄油或亚麻籽油。
血管年轻人才年轻,从今天开始给血液“减负”吧!记住一个简单原则:每天吃够5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每周保证3次30分钟的运动,睡前3小时不进食。坚持三个月再去复查,说不定那些异常的箭头就悄悄消失了呢。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