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早已经被提前预告的香港高等法院对“娃哈哈争产案”的聆讯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五分钟,但结果引爆了全网。
当天,香港高等法院颁发了非正审禁制令,裁定宗馥莉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有结果前,除非法庭有其他命令,否则不得从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的香港汇丰银行帐户提款或转帐任何资产。
另亦需披露该汇丰账户的最新余额、资产去向及收支完整账目。若在2024年2月2日或之后,户口内的资产转至第三方的,被告亦需交代相关资料。
消息一出,话题#宗馥莉首战输了#直接爆了热搜。而社交媒体上标题党们的狂欢,仿佛这场持续一年多的遗产争夺战已尘埃落定。
但稍安勿躁!
翻开法院判词细看,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法律博弈的开场白。表面上是三位“弟妹”的胜利,实则暗藏玄机。
真正的决战,还在杭州法院的审判庭上。
18亿美元资产冻结的背后,其实是宗庆后百亿帝国继承战中精心布局的法律连环局。
香港裁决,只是“中场休息”
冷静下来,我们会发现,这场被媒体热炒的“败诉”,本质上是香港法院对去年12月签发的临时禁令的延续。
2024年底,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就成功申请到了冻结建浩创投汇丰账户的临时措施。
如今香港高院最新裁决的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两点:宗馥莉暂时不能动汇丰账户里的18亿美元;她需要向法院交代账户余额和资金去向。
禁令的有效期仅至杭州中院及浙江高院诉讼最终裁决为止。用足球比赛打比方,这不过是上半场结束的哨声,而非终场判决。
▶ 图注:判决书截图
更有意思的是,法官在判词中特意强调“本案诉讼并不涉及宗庆后遗产的管理事项”,这句话犹如彩蛋般藏在法律文书中,暗示香港法院并不打算越俎代庖地决定内地企业家的遗产分配。
这场被渲染得沸沸扬扬的“败诉”,不过是遗产争夺战中的一次战术性调整。
正如高手博弈永远不会提前亮出自己的底牌,是先发制人还是以不变应万变,还要看对方的排兵布阵。宗馥莉的律师团队——曾代理周星驰等名人案件的萧一峰律师行,早已深谙此道。
遗嘱才是王炸
此次聆讯结束后,一份关于宗庆后手写信托的指示随之曝光。
该文件由宗庆后本人于2024年1月下旬左右手写,并致送郭虹(娃哈哈前分公司高管)。
内容大致为:宗庆后指示设立信托,明确信托资产用于固定收益投资,仅分配利息。明确提到的内容是“办理三个人的信托,在汇丰办,每人七亿美金”。
同时列举的还有一份委托书,主要内容是宗庆后作为委托人,委托宗馥莉受托人作为设立人设立三个境外信托,受益人分别是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及其子女,信托利益为婚前个人财产,不包括配偶。并确认宗馥莉为代持人,宗馥莉也签署了确认同意委托书内容。
这似乎是对宗馥莉非常不利的证据,并印证了大众之前的猜测,比如宗馥莉早就知道三个“弟妹”的存在,并且受父亲所托继续承担三人的信托基金。
因而在不少人看来,宗馥莉如今出尔反尔,是对已故父亲的“背刺”。
不过,宗馥莉方面认为,根据委托书,信托财产范围只有固定资本的利息,而非固定资本本身。宗馥莉并不否认宗庆后关于设立信托的安排,且作为受托人已在推进过程中。但双方存在多个分歧,这也被宗馥莉称为自己迟迟没有签署信托文件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专业人士看来,遗产争夺的牌局上,正式遗嘱永远是王炸。而宗庆后2024年2月2日立下的两份遗嘱,正是宗馥莉手中最有力的底牌。
香港高院的裁决书就白纸黑字写明,这两份正式遗嘱中,一份涉及境外特定资产,另一份针对内地资产,均未将三名原告或其母亲杜建英列为受益人。法律认可的受益人名单上,只有宗馥莉、其母施幼珍和宗庆后的母亲王树珍。
相比之下,原告方提出的关键证据——据称是宗庆后手写的“信托指示信”,却存在明显瑕疵。这封指示郭虹为三人办理信托的信件没有日期,也没有经过公证。
在法律的天平上,经过公证的正式遗嘱与一张未注明日期的手写便条,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宗庆后去世后的2024年3月14日,双方曾签署过一份协议。三位原告在这份协议中明确承认了宗庆后遗嘱的合法有效性,并认可宗馥莉等继承人的继承权限。如今他们却出尔反尔,这在法庭上可能成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杭州才是主战场
而当众人目光聚焦香港时,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却呼吁:“不要关注香港,应该关注杭州的案子。”这句话犹如剧透,揭示了遗产争夺战的真正核心。
杭州的诉讼才是决定娃哈哈帝国归属的主战场。
▶ 图源:娃哈哈官微
在那里,争议的焦点直接指向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归属。这关系到企业控制权,其重要性远超过香港的18亿美元信托资产。
而香港高等法院的态度,似乎也是把皮球踢给杭州法院。
我们看这场争端中最戏剧性的细节,莫过于宗馥莉被指控“擅自转移”的110万美元。
原告方将此渲染为“恶意侵占遗产”,但宗馥莉方面对此早有解释,即用于支付越南工厂设备的合约尾款,并且已经提供了相关商业合同和发票作为证明。
在法律攻防战中,这种商业往来的凭证比口头指控有力得多。
香港高院的判决就暗藏玄机。虽然要求宗馥莉交代2024年2月2日后的资金流向,但特别驳回了原告要求披露这108.5万美元去向的请求。法官给出的理由是,被告已说明该款项用于支付基金认购。
这意味着,法院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宗馥莉的解释。所谓“赔偿擅自转移的信托财产损失”的要求,不过是原告方的诉讼策略。
值得玩味的是,杜建英的子女们在杭州的诉讼中,只能拿“信托”说事,而根本不敢直接挑战宗馥莉的股权继承权。
在继承法领域,遗嘱的效力远高于非婚生子女的潜在继承权主张。
商业版图的现实也耐人寻味,目前宗馥莉与杜建英及其子女们仍在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中共事。在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中,宗馥莉任董事长,而杜建英、宗婕莉、宗继昌都是董事。
这种盘根错节的商业联系,让这场家族纠纷更加微妙复杂。
宗馥莉还没输
时间回到8月1日,或许夜幕降临的杭州,娃哈哈总部大楼灯火通明。社交媒体上“宗馥莉输了”持续刷屏,但宗馥莉本人可能并不在意,她的团队或许早已转向杭州。那里才是决战之地。
法律专家看得更透彻,“从程序上看,原告尚未最终胜诉,案件最终判决仍需等待内地法院审理结果。”
18亿美元资产冻结?那不过是宗庆后留下的金融迷宫中的一道关卡。
杜建英子女们手握的,是一张没有日期的手写纸条;而宗馥莉拥有的,是父亲亲笔签署、法律公证的遗嘱。
当杭州法院的开庭日期确定,当股权之争的帷幕拉开,人们终将明白为什么宗馥莉的律师说的“应该关注杭州的案子”。
毕竟,18亿美元只是数字,而娃哈哈帝国的权杖,才是这场豪门大戏的真正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