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歙砚的制作技艺以雕刻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2006年,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璀璨的徽州文化中,歙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歙砚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凌红军与其团队,共同探索歙砚数字化融合路径,构建“AI赋能、科普传播、技艺传承”三位一体数字创新体系,为非遗项目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在数字化保护层面,运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并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是实现对非遗保护的有效手段。凌红军团队在婺源龙尾山建设数字保护实践基地,对歙砚选石、设计、雕刻、打磨全流程进行建模,形成动态工艺图谱。针对“金星点凿刻”“罗纹、龟背纹分层取料”等技法,他们通过4K超清摄像记录细节,配套语音解说生成交互式数字档案,留存于歙砚艺术博物馆。目前,团队已收录500余件经典作品、1200多件歙石标本数据,建立歙砚工艺数字基因库,累计拍摄高清影像资料超4000条。
在实现数字化保护建档的同时,凌红军团队重视新媒体进行传播。团队搭建全域新媒体矩阵,在抖音、哔哩哔哩、视频号等平台累计发布短视频5400余条;打造系列科普直播122场,令用户在线上就可以观赏到歙砚作品,了解相关歙砚知识。
凌红军团队以数字化为支点,推动歙砚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还开发了十余种文创产品,包括文房用品、旅游纪念品等。数字化的活力有效吸引了年轻力量的加入。近三年,凌红军团队广收学徒,同时与黄山学院合作开设“非遗数字化”选修课,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歙砚(凌红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