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若江:《图谱》是学者的重要史料参考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07 06:03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江苏编纂出版了全国首部《大运河历史图谱》,集史上运河图之大成,这是运河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将为我们运河文化研究者提供重要的史料参考。”江南大学教授、吴文化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庄若江近期刚完成《无锡运河史》的写作,其间一直在寻找相关的运河图谱,她告诉记者,“这样一部《图谱》的出现,对研究人员来说太需要也太及时了。今后我们就能以《大运河历史图谱》作为研究的图片实证。”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无锡段集中展现了江南水乡文化与历史航运价值。《图谱》卷末呈现了《康熙南巡图(无锡运河段)》。书中节选大运河无锡段的景色,再现了330多年前运河山明水秀,人物摩肩接踵,街市鳞次栉比的优美与繁华。

庄若江对此分享了三个有关该段运河的研究与见解。

从历史层面看,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泰伯开凿的伯渎河是史上最早的人工河。她认为,阖闾、夫差开凿的“吴古故水道”是江南运河的前身,而沟通江海的邗沟也是夫差所开,“所以我早前才得出了‘千年古运河,始于勾吴国’的结论。”

从文化层面看,无锡运河位于江南运河中段,“南北之会冲”的地位十分独特。运河给无锡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还有商贸的繁荣、文化的融汇。明清时的米市、布码头,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崛起主要凭借运河,无锡城市文化个性与运河息息相关。

从地貌层面看,江南运河是整条大运河航运条件最佳的区段,自隋朝全线贯通以来,基本未发生过断航。运河无锡段处于江南运河的中段,平畴沃野,地势平缓,不仅占据了“南北之会冲”的有利位置,也因得到大运河的滋养、带动,而在城市发展方面获益匪浅。大运河在无锡段形貌独特,古代为半月形,经改造后近乎圆形。“这个‘水环’将无锡老城拥入怀中,无锡就像运河的宠儿。”庄若江说。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