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林到餐桌的美味之旅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06 21:10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

从山林到餐桌的美味之旅

——丽江市古城区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林下土鸡产业发展

院坝协商议事会议现场

■ 本报记者 和士勇 通讯员 张秀芳 文·图

在丽江市古城区文化街道拉马古社区的林间坡地上,数千羽土鸡在松林下自由觅食。今年年初,古城区政协在文化街道召开以“做优文化林下土鸡产业 拓展产销全产业链延伸”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助力文化街道“阿什土鸡”从山林到餐桌的全链条升级。

察民情 土鸡养殖存隐忧

据了解,自2023年起,古城区文化街道借力“一乡一产”东风,盘活3000余亩林地资源,构建起“产业发展一盘棋、技术服务一条龙、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林下土鸡产业链,“丽郡农人”“阿什土鸡”品牌崭露头角。

在年出栏数超10万羽土鸡的成绩单背后,是合作联社整合资源、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扎实举措。然而,在区政协调研之后,产业蓬勃发展的隐忧慢慢浮现:养殖户管理粗放,标准化鸡舍建设滞后,产业规模化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薄弱,“阿什土鸡”尚未形成市场号召力,销售渠道倚重农户自售与合作联社助销,缺乏专业平台与营销力量;林下用地审批流程尚未规范,束缚产业规模扩大;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匹配消费升级需求。

搭平台 多方发力谋出路

如何让“阿什土鸡”养得好且销得畅?在古城区政协的积极推动下,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如期召开,政协委员、养殖户代表、企业负责人、街道和职能部门干部围坐在养殖场院坝,直面问题的核心。

“销路是命根子,渠道不通,鸡养得再好也变不成钱。”“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销路问题,只有卖得出、卖得好,大家的投入才有回报,增收才有保障。”“希望推动文化街道林下土鸡的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养殖户代表道出了最迫切的心声。

政协委员结合前期调研情况,提出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整合资源、强化技术支撑推动标准化发展、创新模式深化产销衔接等建议。“‘阿什土鸡’的品牌知名度不高,需要在提升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打造更响亮的区域公共品牌。”委员指出。

区林草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总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现场聆听,依据政策法规和职能职责,对问题予以初步回应,并承诺研究解决方案。

经充分协商讨论,会议达成进一步优化“党支部+合作联社+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提供技术指导实施“基地+示范户”标准化鸡舍建设项目、推动“阿什土鸡”餐饮体验店挂牌工作等共识。

交答卷 成果落实促发展

会后,文化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采纳协商建议并加以落实。

针对拓宽销路的核心诉求,短短两个月时间,文化街道成功与4家本地品牌餐饮企业签约,并在7家门店挂牌“阿什土鸡”体验店。

“‘阿什土鸡’在鸡苗关、质量关、技术关等方面把控比较严格,深受顾客喜爱,公司将进一步发挥优势,研发特色菜品,助力丽江农特产品热销。”据丽江市古城区金生丽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采供中心负责人介绍,此举既方便消费者就近品尝正宗的“阿什土鸡”,也实现品牌产品的高端餐饮渠道精准嵌入,标志着“阿什土鸡”从山林直达城市餐桌。6月上线的“丽江农百业”微信小程序采用“线上+线下”经营模式,打通了服务市民的“最后一公里”,让“阿什土鸡”和新鲜蔬果以最快速度进入千家万户,进一步打通了养殖户的增收路。

在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文化街道加速推进“阿什土鸡”品牌规范化管理和区域公共品牌创建。新开业的体验店统一标识、突出品牌特色,成为醒目的广告,深入市民和游客心里。

此外,在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支持下,“基地+示范户”标准化鸡舍建设项目迅速启动,1个林下养殖示范基地和13户养殖示范户标准化鸡舍建设工作加紧推进。通过示范引领,提升“阿什土鸡”养殖标准化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为产品品质和品牌信誉提供基础性保障。

从林间散养的土鸡,到品牌响亮的“阿什土鸡”;从养殖户的销售焦虑,到体验店里的食客盈门……文化街道林下土鸡产业的发展之路,清晰烙印着院坝协商的智慧和力量。这不仅是古城区政协履职为民的精彩答卷,也为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有效服务产业振兴、赋能乡村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古城样本”。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