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思想的囚徒
艺术却总在越狱
二者相伴相生
却始终泾渭分明
梦里翻山
文/吴月华
中国设计历经蜕变:初时奉欧洲、日本标准为圭臬,以浓重的表演意味登堂入室;新世纪后,随着本土设计师觉醒,文化内生性渐成主流。
时移世异,从模仿到跨越,当代语境下,形式探索近乎穷尽。纵有流派星罗棋布,品牌如过江之鲫,也难掩创作内核的空洞。
近年间,中国设计更是深陷双重窠臼:或耽溺于程式化之「美」的虚浮而脱离真情实感,或沉迷所谓的文人「遁世趣味」致作品流于枯槁衰朽。
《梦里翻山》第二季青湖美术馆特展,孙文涛与江柏明,以实践划开现代性迷雾,搅动传统美学深潭。他们将生命体验熔铸为视觉符号,为设计困境提供了「以情破界」的突围范式。
兼具民艺研究者、古物藏家与产品设计师身份的江柏明,以三重视角重构造物逻辑:从民艺智慧中洞悉传统肌理,于13世纪至今的器物中萃取文化基因,再以产品设计的务实精神突破材质桎梏。
展览中,江柏明甄选极具启发性的代表性古物,及融合古物神韵与现代工艺、体现「形简意深」创作哲学的设计新作,完整呈现「以收藏为眼、以设计为手」的创作脉络。
延续传统并非复刻表象
而在思想内核与气韵的当代转译
代表作「古墨凝 ・墩」以古代石墩方拙轮廓为形,用高密度泡沫颠覆材质想象,将厚重坐具化为单手可擎的轻盈容器。上下分体暗藏巧思:掀开是收纳茶器文玩的储物匣,闭合即成承托山野清谈的坐墩。泡沫材质保温特性更添妙用,内置冰块可锁寒 24 小时,让林间茶席的清冽与庭院夜话的可触可感。
这件游走于庭园雅集与露营场景的作品,以多功能性证明: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 从不是博物馆标本复刻, 而是让古拙气韵在开合之间生长出现代温度。
当设计步入公共场域,整个展厅成为孙文涛的创作载体。他以「第一性原理」为基准,剥离传统美学的繁复装饰,直抵「人」作为价值的原点。拒绝以精英姿态构建「高雅」壁垒,将古物与现代作品「去神圣化」并置,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不陈设的陈设」,却咏叹出新的叙事维度。
观众穿行于化为大型艺术装置的展厅,摩挲作品的过程,实则是在参与一场传统与当代的精神连接:非被动观赏,而是通过空间体验达成感知共鸣。在此,设计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形式新旧,而在于是否构建起「可感知通道」,让文化基因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中完成跨时空转化。
当中国设计仍在「功能与形式、繁与简、精英与大众、过度设计、现代美感」等标签中挣扎,孙文涛与江柏明早已超越形式之争。他们以最少装饰抵达本质,完成从「归顺传统」到「兼容古今」的跃迁。
这不仅是风格迭代,更是对「设计何为」的根本叩问:当器物成为承载生活褶皱的「时代容器」,当创作从个体炫技走向集体共鸣,中国设计便在「刚健笃实」的审美内核中,获得新生。
艺术与设计的分野在此消弭:前者以感性照亮精神荒原,后者用理性构筑生活诗学。真正的杰作,必是二者在时代土壤中生长的共生体。
中国设计的本质,不在炫技或符号堆砌,而在创作者令「物中含事」、「事中蕴情」的能力。
恰如展题「梦里翻山」所喻:最好的设计,翻越的从来不是形制之山,而是人与传统对话时,那颗永不停息的心跳。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梦里翻山
世界手工艺发展联合会(WHDF)
天工艺品文化集团
青湖美术馆
策展人
吴月华
出品人
林育程
展览时间
2025.07.26 - 2025.09.26
展览地点
景德镇陶溪川青湖美术馆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
从左至右:孙文涛、吴月华、林育程、江柏明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s
孙文涛
日用器设计师+独立艺术家
200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
参与香港及澳门回归纪念雕塑的设计、制作与监制
“湃”设计公社联合创始人
曾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设计委员会委员
江柏明
设计师
空间.产品设计.策展
台湾省台北市人
“凝具”创始人/设计总监
“设想”当代设计生活展 策展人
“MCD”脉奇建筑设计创始人/设计顾问
关于《梦里翻山》
《梦里翻山》主题系列展启于 2023 年 6 月,由独立艺术家/日用器设计师孙文涛与策展人吴月华联合主理。以艺术与设计的互鉴视角为内核,聚焦古器物与当代创作的文化价值重构,致力于打造兼具学术厚度与社会穿透力的展览品牌。
作为年度性文化项目,展览以古器物与当代创作为双叙事主体,通过复合调性的展陈语言,实现作品与空间的美学共振。在「重读过去・探索未来」的辩证逻辑中,构建继承与重建的对话场域,探讨人类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恒久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