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废弃40余年旧磨坊,打造林中避世疗愈空间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02 15:03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Finn Nørkjær

Cecilie Hylten-Cavallius

THE HOST

BIG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建筑师Finn Nørkjær与伴侣、理疗师兼瑜伽兼双人飞行瑜伽教练Cecilie Hyltén-Cavallius。他们将瑞典南部一座旧水磨坊改建为一处休闲度假屋,同时也是练习瑜伽和舞蹈的静谧空间。



穿过寂静的森林,来到这间新近翻修的私宅,门前耸立着一大片优雅的白桦树。仿佛进入某种结界,步伐不由自主地慢下来,外表或内心的任何不安悄然消散。空气中渐渐回荡着鸟儿的啁鸣与潺潺的溪流声,原本有些紧绷的身心立刻变得松弛而平和。

三年前,丹麦著名建筑事务所BIG的联合创始人Finn Nørkjær与自己的伴侣、理疗师兼瑜伽兼双人飞行瑜伽教练Cecilie Hyltén-Cavallius一同买下这座旧磨坊。Cecilie回忆道:“我的父母曾在这一片的某个小房子中住过,所以我对这里和周边还算了解。不过,当我首次和Finn一起去现场时,我们看着这座旧磨坊,满脑子都是改造方案,它实在太破了,破得让人心疼。”


经过三年改造,旧水磨坊有了如今的面貌。

作为交通枢纽的楼梯间是整个空间的核心,

整齐的开窗为空间注入了柔和的自然光,

经久使用的木材泛出岁月的痕迹,质朴而温暖。

如今,这座旧磨坊成为他们远离尘嚣的新家兼工作坊,夫妇二人在这里通过运动、冥想与瑜伽钻研身心平衡之道。Cecilie说道:“摆脱都市繁忙日常的重重压力,搬到这里的我们感觉呼吸都变得柔缓,内心澄净如洗,美好的心情闪闪发光。”


Cecilie与Finn练习双人伸展瑜伽。

他们在瑞典森林的环抱中进行正念与瑜伽静修。

Cecilie与Finn坦言:“新家由两人一起打造,这一点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我们投入的心力为这个家注入一股特别的能量,同时让我们的感情更加坚牢。”

Finn对瑜伽和正念修行的兴趣源于他热衷探究事物本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他去寻找一种平衡协调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Cecilie曾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建筑学,热爱设计,也拥有丰富的设计知识。夫妇二人便以完美互补的方式往来于彼此的世界。


传统的瑞典法伦红外壁,

原料为来自法伦铜矿场的剩余矿料。

白色门窗和垂直壁板增添建筑韵味。

家具陈设简洁朴素,桌凳均为本地设计制造。

黑色阶梯成为建筑外壁的平面装饰元素。



传统磨坊在瑞典语中被称为“克瓦南”(Kvarnen)。这座磨坊始建于1947年,废弃于1982年。它位于瑞典南部的斯莫兰省,距哥本哈根仅有两小时车程。


磨坊四周环绕着湖泊与茂密的森林,

白桦与青松呈现不断变化的诗画景观。

Cecilie与Finn将所有空余时间投入其中,兴致勃勃地进行翻修,招待友人,组织身心愈疗工作坊。此外,Finn还在这里开设自己的荒野工作室,沉浸于茂密的白桦与青松间,不远处的湖面平滑如镜,映出磨坊的传统法伦红外壁。


呈现建筑结构细节是本次设计与风格方案中的统一要求。

整座建筑分为地下三层与地上三层。由于曾经是水力磨坊,地下底层有水流过,中层原有的涡轮机旁边加装了一台热水炉,顶层则被改造为浴室。

关于为什么要保留地下层的涡轮机,夫妇二人计划某一天让这套水力发电设施恢复运转,以便为楼内及附近的四十座房屋供电。地上三层空间中,二楼和三楼主要用于瑜伽和健身。




左图:

房子的改造特意保留了原始特征与所有的老旧机械,

它们都是往日辛勤劳作的见证。

右图:

克瓦南的一间卧室,

配有Cecilie亲手制作的厚棉窗帘,

保障了私密性。

整座房子采用简约而宁静的室内风格,

对细节和墙壁结构给予了额外的关注,

可容纳多达22张床位。

一楼原有的旧机器并未拆除,而是变为餐室的工业风内饰元素。二楼挑高空间明亮、通透而开阔,主要用于健身和舞蹈。顶楼屋檐下的冥想与瑜伽室设有壁炉,温馨舒适,天花板采用开放式构造,一侧的梁柱结构被更换为带有滑门的玻璃墙,可直通屋顶露台。站在最高层举目四望,湖岸美景尽收眼底,清新的森林气息从门外涌入,与屋内的木质气味欢快交融。




左图:

二楼为舞蹈空间,采用开放式布局,

格外亮眼的阶梯发挥隔断作用。

一张古董矮桌上陈列着磨坊中原有的各种工具与物件。

右图:

连接地下与地上所有楼层的阶梯

是各层开阔空间中唯一的遮挡元素。

厚厚的浅灰色漆层与二楼的赤足舞蹈空间十分相配。

Finn解释道:“我们的想法是在尽量保持原貌的条件下实现建筑类型的转变,因此结构和材料成为焦点。我们的改造方法包括让细节元素裸露在外,壁板无需重新涂刷。”这一理念也在BIG承接的建筑项目中得到贯彻,Finn会优先使用无需保养的材料,并以功能性和设计为主要关注点。



从远处看,建在树木之间的桑拿房

如同一座“悬空”的魔法屋。

顶上有屋顶覆盖,是一处适合放松的安静角落。

由Finn亲自设计,与朋友们一起建造。

在建筑结构中展现功能性与设计的互补关系,这一点在夫妇二人打造的桑拿房中得到完美体现。某一天,爬上门外某棵树的Finn决定将桑拿房建在树上。他回忆道:“当时我爬上去锯一根将要断掉的树枝,突然被远处的风景迷住了,然后就想将桑拿房建在这些树上,从远处也能看见。”

经过15-20种方案评估与调整,他们设计出一种外形相对简单、但在技术上较为复杂的构造,其形态贴合树身并以枝干为支撑,呈现沉静的几何美感。细节元素裸露在外,主立面由柴木堆叠而成,据夫妇二人介绍,此种设计借鉴了美国后现代主义风格。




桑拿房的侧面展示了它的木制结构,

里面堆放着柴火,把结构空间填满。

它的风格让人想起美国后现代主义,

这也是Finn的灵感来源。

整个建造过程细致而严谨,需兼顾自然环境和建筑结构,让文化与自然交汇,享受和谐友善的共同创作体验。Cecilie与Finn表示:“这种共同体验真的很愉快,几位前来静修的宾客和好友也参与其中,成为这间房屋的创造者。我们很欣赏这种方式,它使房屋内外形成一种极为独特的气场,其中凝聚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心血。”


平滑如镜的湖面与周围的森林

为这片私人绿洲和瑜伽修行地营造出安宁祥和的氛围。


在克瓦南,生活方式简单而悠闲,没有多余的装饰和繁复的堆砌。身处其中,难能可贵的“宁静”尤为凸显,充盈空间,使人们更多地转而观照内在。无论是BIG事务所在全球众多建筑项目中所秉持的设计理念,还是Finn与Cecilie珠联璧合的“四手联弹”,人与自然的联结始终是Finn的向往和实践。



摄影 | Mads Mogensen

造型 | Martina Hunglinger

文 | 班尼迪克

翻译 | 唐能

编辑 | 李凌云

新媒体编辑|kanh

编辑助理|汪元

设计 丨 Darki


看完这座松弛感超绝的“克瓦南”,你最喜欢空间中的哪个角落?在被工作和生活疯狂 “拿捏” 的日子里,你又有哪些一键切换松弛模式的压箱底招儿呀?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他放弃继承家业,跑回300年修道院祖宅,用设计造梦

在昆明120㎡的家中,享受不加班的三人两狗生活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