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产流行起了打匹克球。
他们穿着马卡龙配色的网球裙、戴着帽子、拎着一块大拍子,在球场上轻轻挥拍。
朋友圈照片整整齐齐地写着:“第一次打匹克球,好上头。”
这种看起来像玩具的运动,正悄悄从三里屯到安福路,从望京到深圳湾,在中产圈层里一传十、十传百地火了起来。
这个叫“匹克球”的运动,到底是怎么一下子火起来的?
它凭什么在各种运动潮流里脱颖而出?又为什么会被称为“穷人的网球”?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
01匹克球看上去像一个“四不像”的运动。
场地像网球场,拍子像乒乓球放大版,球是个塑料球,规则又有点像羽毛球双打。
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打起来不需要什么高强度动作,但又挺有意思。
他不像HIIT、私教课那样让人浑身大汗、咬牙坚持,也不像马拉松、骑行那样需要装备堆满一屋子,更不至于像滑雪那样花钱如流水。
也正是因为这种“中不溜”的设定,它反而很适合中产这类人群。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匹克球,都是朋友叫去凑数的。
“来一块打球,试试看,简单得很。”
第一次下场打匹克球,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会跟不上,结果一试发现,比想象中简单太多。
球速不快,反应时间绰绰有余,不像羽毛球那样眼都跟不上;拍子面积大,重量也轻,不用担心一挥就落空;场地小,跑动范围有限,很多球只要稍微移动一下脚步就能接到。
整个球场的氛围都是轻松的,没有输赢压力,也没有技术焦虑。
哪怕你是第一次拿球拍的新手,也能很快体验到参与感。
对于那些体育课不及格、健身房常年拖延症、但又不想完全躺平的人来说,匹克球真的是一片舒适区。
匹克球到底贵不贵?答案是看你怎么玩。
如果只是想入个门,几十块钱买个拍子、二三十块买一桶球,拼多多、淘宝都能搞定,而且这球超级耐用,一桶球能用十几次。
场地呢?很多小区里原本的网球场改一改就能用。
一些地方政府还鼓励建匹克球场地,完全免费。哪怕租场地,一小时也就几十块,几个人平摊下来,一次不过十块八块。
这点钱,连一次奶茶加甜点的钱都不到。
但反过来讲,如果你想精致一点,也不是没办法。
高端拍子一两千,定制球衣、专业鞋、马卡龙球包……一样能堆出“贵妇感”。
这就做到了“穷人能玩,富人也能装”。
不像高尔夫、高级网球那样高不可攀,也不像飞盘那样纯属热闹短命。匹克球既能低成本入场,也能高质量出片。
很多运动靠的是竞技性,比如篮球要拼体能、足球要看战术、网球看发球速度。
但匹克球不是靠这些出圈的。
它靠的是生活氛围、社交轻松感、拍照体面感。
你不需要跑断腿,也不用换三套装备,打球的同时,拍一张奶油滤镜的慢动作视频,加一些松弛感满满的文案,可以轻松收获好多流量。
匹克球最厉害的一点,不是运动性,而是社交性。
它不像羽毛球那样快节奏让人没空说话,也不像网球那样大范围跑动让人精疲力尽。匹克球的节奏正合适,轻轻松松就能边打边聊。
公司项目、理财收益、孩子读书、装修踩坑,甚至狗狗最近怎么了,都能顺着球聊下去。
这是一个天然的社交缓冲带。不需要刻意寒暄,也不会陷入冷场尴尬。
很多人打完一场下来,感慨最多的不是“我打得多好”,而是“今天和朋友聊得挺开心”。
有些生意、合作,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球场上聊出来的。
你以为是在打球,其实是在维护朋友圈、扩展人脉,顺便给自己找点喘息的出口。
你会发现,中产永远在换新的生活方式。
他们追过飞盘、练过普拉提、参加过露营、玩过City Walk。
匹克球也是其中之一。
它不是下一个马拉松,也不是什么未来奥运项目,它就是个下班之余惬意的小运动。
它可以火一阵,也可能会被下一个风口替代。
但在当下,它是中产生活里最顺手的热门运动。
03目前,匹克球相关产品的市场逐渐火热起来。
不少运动品牌已经悄悄布局,推出了专门的“匹克球系列”服饰。从速干裙装到球场Polo,再到配套的运动鞋和遮阳帽,设计风格普遍主打轻盈、奶油色、出片感强,专门服务爱晒穿搭的年轻中产。
各地的社区和城市公园也开始跟进建设匹克球场。不少原本闲置的网球场、篮球场一半面积被划出专属区域,加装了匹克球标准线、挡网和灯光设施。有些城市甚至推出了“预约制加公益开放”的形式,鼓励居民组队打球。
在社交媒体上,匹克球也成了热词。
光是在小红书上,“匹克球穿搭”相关的笔记已经有数万篇,几乎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风格从“极简通勤风”到“辣妹运动风”应有尽有,不少用户把球场当成新拍照圣地。
电商平台的热度也在飙升。根据某头部电商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匹克球拍的销量同比增长接近400%,相关配件和球鞋的搜索量也在不断上涨,成为平台上增长最快的小众运动类目之一。
这项看起来很轻的运动,正在带动一整套周边市场。
从服饰、装备,到教练服务、场地预约,再到品牌联名、定制拍面、IP联赛……不止玩家在跟风,商家也已经嗅到生活方式经济的新商机。
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小公司专门做匹克球社群、团建服务、亲子活动、女性专场、潮流设计等等。
匹克球为什么能火?答案其实一点都不玄乎。
在这个什么都讲效率、连休息都讲有产出的年代,匹克球给了人一个最宝贵的东西:松弛感。
哪怕这种感觉只持续一个小时,也值得。
这可能就是匹克球真正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