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又很好的瞬间》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31 02:03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1.

算起来,距离《此刻是春天》与大家见面的日子,刚好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看到了许多读者关于这本书里最喜欢的片段。

有许多。

比如王福生写给刘翠青的信,以及李春晖的那句:

“爱这件事,只需要白描,不需要修饰。”

比如李春晖第一次发现原来梦想那么遥远的时候,他说: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我所踏上不是通往梦想的大道,实际上它比我想象中更加狭窄、更加颠簸,它所通往的,是我所不知道的地方。”

比如李春晖真正开始漂泊之后,他发觉:

“即便是阳光,也不完全是免费的。”

他还发觉:

“梦想本来就不是一瞬间就能放弃的,梦想是被时间缓慢地磨损掉的。”

他活成了小时候理想中的反面,再也没有耐心发开一本书。

比如李春晖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世,于是:

“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死亡,死亡就是再也听不到熟悉的声音。”

那个时候小小的李春晖还不知道,那是他一生中频繁地接触死亡的开始。

那个时候小小的李春晖还不知道,他一直觉得很温暖的月光其实是没有一点温度的。

他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生老病死,只能像个浮木,随波逐流:

“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停下不走,日历每天都在翻向新的一页,直到那些关于未来的计划,在日历上成了过去。”

要到很久以后,才会有另一个人告诉他:

“每天睡去就是一场死亡,每天醒来都是一场新生。”

“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好不容易来一趟,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更好。”

当然大家喜欢的段落还有很多,一些风景和场景的描写,一些很好的相遇,还有姜越,作为他一生的唯一的朋友,对李春晖说的许许多多的话。

直到生命的终点,李春晖才终于坦然:

“一个人能把握住的每个此刻,都是未来回忆里的春天。”

以上这些都摘自李春晖的视角。

读过书的读者朋友们一定都知道,这本书是双线叙事,还有另一个时间轴和另一个视角,来自陈希,他的视角里也有许多大家喜欢的段落,篇幅所限,改天再分享。

2.

但如果要问我,我最喜欢的片段是什么,其实跟大家都不一样。

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李春晖在路上与一个又一个人的告别瞬间。

他在与姜越告别的时候,拍了两个人人生的最后一张合照;

他在与王福生告别的时候,王福生笑着告诉他,他的一生下了很好的一盘棋;

他在与刘翠青告别的时候,刘翠青从口袋里掏出了几颗糖;

他在与陈希告别的时候,缓慢又郑重地说:“谢谢你听完了我一生的故事。”

这句话可以看作是李春晖跳出了书本,也是对读者说的:

“谢谢你读完了我一生的故事,祝你好运,再见。”

在这些告别的瞬间里,总是李春晖先说:“再见。”

也总是另一个人说:“回头见。”

3.

其实这篇文字跟标题的关系不大。

我原本是想写关于新书的一些故事的,但写完第二段的时候,二筒跳到了我的身上,此时此刻正在打呼,所以我临时把标题改成了《渺小又很好的瞬间》。

我以前确实是一个着急赶路的人,也因此容易焦虑。

换句话说,我眼睛只向着前方,向着人生的某个意义奔去,我那时候确信,这世上一定存在着一个确定的宏大的意义,而我一定有一天可以抓住它。

现在我觉得意义这件事,压根就是无所谓的事,或者说,此时此刻的意义到是什么,取决于我自己此刻的心情。那些宏大的瞬间没有来临的时候,我就抓住每个渺小的瞬间,也很好。

人生岁月蹉跎,一个又一个的事与愿违接踵而来,让我们走下去的,恐怕就是日常所能看到的风景。从前确实很好,但现在也不差,未来或许会很好,但还没发生,就等于不存在。

还有一些瞬间也是很好的。

比如吃到好吃的,就像书里写的:“不要敷衍自己的胃,因为一旦开始敷衍自己的胃,下一步就是开始敷衍自己的生活。而生活是经不起敷衍的。”

比如跟好朋友聊天,彼此麻烦,也不怕麻烦。

还比如很快就要跟读者朋友见面了,目前的身体情况还算可以,至少这周的昆明跟朋友们顺利见面应该问题不大。

在这里也写一下具体的时间:

昆明:

8月2日,14:30,墨点世界书局|好悦天地店,好悦天地购物中心5楼;

广州:

8月16日,18:30,南国书香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B区11.2号馆;

深圳:

8月17日,14:30,觅书店|南山欢乐颂店,欢乐颂购物中心一楼西中庭。

感谢读者朋友们的陪伴与阅读。

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张书签,是我的荣幸。

有机会咱们线下见,如果暂时见不到,咱们见字也如面。

谢谢你读完了李春晖一生的故事。

以上。

祝大家早安午安晚安。

祉猷并茂,顺遂无虞。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