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更广、更深的维度上开始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
埃森哲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发现,中国企业在更广、更深的维度上开始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AI),并逐步提升了云、安全等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推动企业重塑。然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落地过程中,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显著价值。
本次研究发现,46%的受访中国企业正在规模化应用生成式AI,将其嵌入大部分的业务和流程,AI技术已经从客户服务、营销等应用场景延伸至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等更复杂的领域。但仅有9%的受访企业由此实现了生产效率、收入和利润提升等显著成果。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虹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演变、波动性和不确定更大、企业业绩承压的环境下,创新和韧性成为了中国企业寻求突破的着力点。随着数字技术日益深入各个应用场景和业务流程,企业只有不断重塑转型,加快探索新前沿,夯实数字化基础,升级运营并释放技术与人才融合的潜能,方能最大化将价值落地,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埃森哲连续八年跟踪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今年调研了来自七个行业的160余家中国企业。研究指出,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时,中国企业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持续重塑业务和职能,开创全球竞争力。在经济波动加剧、海外运营扩大的新格局下,中国企业需要在组织架构、协作模式和业务流程等方面提升运营成熟度,进一步打造企业整体韧性。
研究指出,企业对于AI的探索和应用离不开关键数字技术能力的建设。过去一年,中国企业在打造数字核心维度取得了明显进步:有33%的受访企业已经意识到,AI与云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58%的企业表示能够根据业务变化灵活、快速地更新安全策略和工具。最新的埃森哲全球变革脉动调研也显示,有53%的中国企业正在通过AI连接和融合多个流程,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
同时,研究表明,企业需要继续补足在人才、数据等方面的短板,才能加速AI的规模化应用,并更好地响应业务需求,增强企业韧性。仅有15%的受访企业认为其在数据分类标准统一且用户可合理使用方面表现优异;有33%的中国企业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AI技术实时、自主地优化运营;只有34%的企业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AI驱动的协作模式和岗位调整。
朱虹补充道:“对照过往近十年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历程,我们发现,领先企业在应对内外部挑战时候更具韧性,也能更积极地适应和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在新格局下,企业必须尽快开启系统性变革,在企业系统、组织模式和治理结构上真正塑造强大的韧性和能力。”
报告建议企业从四个方面采取行动,在稳健运营的同时寻求新的增长突破。
埃森哲《2025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构建了跨行业的评估框架,包含6个维度、18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深度研究并评估企业的重塑进程。本次研究调研了七个行业的163家中国企业,包括高科技制造、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消费品、零售业、化工。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