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狂想走向生活革命(附图片)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7 11:33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人民邮电报

当AI成为人们的最佳“搭子”:

从技术狂想走向生活革命(附图片)

  2025年7月的上海,一场以“向实同行 共创融合新生态”为主题的科技盛宴——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揭示了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从技术概念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关键转折。在这场大会上,AI不再是悬浮在云端的抽象算法,而是化身为工厂里的“工业具身智能体”、医院中的“AI辅助诊断师”、家庭中的“智慧生活管家”,甚至成为每个人口袋里的“个性化创意搭档”。当中国联通宣布智算中心算力规模将达到45EFlops、元景大模型体系覆盖40余个行业场景时,一个更深刻的命题浮现出来:在算网融合与数实融合的浪潮中,AI如何从工具进化为人类最亲密的“搭子”?

  从“工具”到“搭子”

  人机协作的范式革命

  传统认知中,AI是提高效率的“数字工具”,一系列实践也印证了这种关系。“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利用AI识别病虫害准确率达90%,推动农药用量降低20%;武汉岚图汽车生产基地借助AI视觉检测系统、5G全连接工厂等新技术,每118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车;AI+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缩短单次服务时长达30%以上。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核心逻辑:AI不再替代人类,而是通过“能力共生”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中国联通的实践提供了更具象的注脚。在工业领域,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5G+AI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实现设备质检、分拣、运输的全流程自动化。湖南省人民医院引入该系统后,仅用3天时间就开发上线了“智能病例助手”“健康体检助手”“大数据平台助手”等核心应用,这些应用能够为医生辅助生成标准化病历,精准生成12个专科的诊断建议,门诊效率提升40%。更关键的是,人类从重复劳动中抽离出来,转而专注于工艺优化与异常处理——这种“人类设定目标—AI生成路径—人类校准偏差”的协作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不可替代性”。

  在创意产业,这种共生关系更为微妙。AI+数字文创依托算网云与AIGC技术底座,构建数智文博新生态,南越王博物院云端通过部署元景大模型,同步上线南越王本地知识库,实现智能问答、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功能,而3D空间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并提供丰富的沉浸式体验。5G-A与AI的融合创新织就了一张空天地一体的智能网络,地面网络让高铁飞驰、演唱会人潮中的连接始终保持稳定流畅。元景MaaS平台能够让没有AI背景的用户快速生成一款符合自己预期的大模型,当工程师与AI进行实时创意PK时,技术不再是枷锁,而是激发灵感的“外脑”。

  算网融合

  AI“搭子”的底层支撑

  AI从工具到搭子的进化,离不开算力网络的革命性突破。中国联通在大会上展示的“新型一体化智算基础设施(AI Infra)”,揭示了这一进程的技术密码:

  全域供给的算力底座:建成标准机架超100万架、算力规模超30EFlops的智算集群,建成全Mesh 400G ROADM骨干网,建设运营上海临港、呼和浩特、宁夏中卫和青海三江源等万卡智算中心,建强算力智联网(AINet),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协同创新,实现算力枢纽节点高速、安全、无损互联互通;联通云实现毫秒级智能调度和一体化智能运营。

  全栈创新的能效体系:推进智算中心增量扩容,探索布局十万卡集群,持续扩大绿电使用规模,进一步提升算效、能效、碳效,打造更多通智协同、训推一体、绿色低碳的标杆节点。预计到今年底,智算规模将达到45EFlops。

  全局调度的智能中枢:率先部署“智算网关”实现算网深度融合。联通云AI焕新升级的双引擎2.0架构,通过全规格CPU/GPU/NPU算力池化,实现毫秒级智能调度。在瑞金医院的智慧医疗场景中,该架构支撑起“数据采集—标注—开发—流通”的全链条智能化运营,使AI辅助诊断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全场景服务的融合能力: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绿色的智算服务。一体化的工程布局、研发交付、运营服务等多场景算网融合能力,使AI得以突破“能算”到“好用”的关键瓶颈。当算力智联网加快向800G、1.2T超大带宽演进时,船舶建设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书生成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15分钟,空气质量预测时长从5天延长至7~10天,水利“私域”知识库的问答准确率突破99%——技术底座的进化,正让人机协作从“可用”迈向“必用”。

  数实融合

  AI“搭子”的场景革命

  AI成为最佳“搭子”的终极验证,在于其能否深度融入真实世界的需求与痛点。中国联通在大会上发布的“通通”智能体生态,提供了覆盖千行百业的解决方案:

  在工业领域,推动5G-A拓展更多场景,汇聚工业数据集,研发工业大模型,构建工业智能体,实现工业设备全功能数字孪生,加快工业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在福建某服装企业工厂,5G与AIGC融合的“服装智能设计平台”运用算法生成超万种风格组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并且将设计周期缩短了80%。

  在医疗领域,升级“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能力体系,打造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等场景智能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引入“AI+医疗”系统后,通过病情预问诊让患者全程只陈述一遍症状就可使医生提前了解病情,并通过室内导航快速找到检查科室,就诊时间比过去缩短了近一半。

  在消费领域,推出云智创新开放平台,建立云智开发者社区,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算网资源、操作系统、模型工具以及计费、出账、支付等一站式服务。而“通通慧购”企业商城的上线,标志着AI开始重构商业生态,该平台通过分析企业采购历史与行业趋势,自动生成个性化供应链方案,目前平台已聚合5万家供应商和百万家企业买家。

  这些场景背后,是AI技术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的跃迁。当联通云智算平台支撑起2000余家医疗机构、100余家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时,AI已不再是孤立的技术模块,而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神经中枢”。

  伦理与边界

  成为“好搭子”的必修课

  AI从工具到“搭子”的进化,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说,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人类能力退化,就如同过度使用导航的司机空间认知能力下降;算法偏见可能隐含于“完美方案”之中。中国联通的实践提供了应对之道:

  人机校验双循环机制:在医疗领域,医生必须用专业认知解释AI诊断逻辑;在工业领域,工程师需说明AI优化路径的物理依据。这种“人类最终决策权”的保留,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价值观。

  内生安全体系:人工智能需要安全、可靠、可控。中国联通联合攻关网络安全、软件安全、模型安全等关键技术,升级“墨攻”“安全荟”平台能力,构建起覆盖数据、模型、算力的全链条安全防护,进一步健全人工智能内生安全体系。

  普惠化技术伦理:联通云AI云原生应用开发平台将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确保技术主权可控;而元景大模型体系的“多模共生”设计,使偏远地区医院也能以低成本获得顶尖AI医疗能力。

  在本次大会网络安全共链行动生态论坛上,中国联通发布了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联盟系列创新成果和网络安全共链行动供需对接清单,举行了网络安全生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和网络安全生态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同时向产业链发出共链行动倡议,通过进一步汇聚网络安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交流促进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成果转化平台。

  未来已来 “搭子经济”的无限可能

  展望“搭子经济”的无限可能,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揭示了一个清晰趋势:AI正在从“效率工具”进化为“生存方式”。当联通宣布将启动“百城万店”升级计划和十万社区升级计划时,一个由AI驱动的“搭子经济”生态已然成型。

  在这个生态中,每个人将拥有多个专属AI搭子:职场中的“数字分身”处理邮件与会议,家庭中的“智慧管家”优化能源使用,健康领域的“私人医生”监测生命体征。而企业将通过“AI+行业大模型”重构生产函数,如钢铁企业借助AI优化高炉炼铁工艺,使能耗降低;农业领域通过智能种植模型,使单位产量提升。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所展示的种种AI应用,清晰地勾勒出AI作为人们最佳“搭子”的美好图景。它深入生活、学习、工作、医疗、出行等各个层面,为人们带来便捷、高效、个性化的体验。正如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在大会上所言:“2025年是人工智能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之年。”当AI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成为懂你所需、解你所忧的“最佳搭子”,人类文明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不是机器取代人类,而是会用机器的人类,将开启一个更高效、更温暖、更富有创造力的新纪元。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