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映即翻车,票房大爆差评如潮,这种“低俗烂片”别拍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6 21:40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戏台》一上映就陷入口碑和票房的双重滑铁卢,原本以为会是一部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语言的佳作,结果却成了观众吐槽的重灾区。

不仅剧情陈旧、笑点低俗,连表演和镜头语言都像是硬搬话剧,毫无电影感,曾经备受期待的“荒诞喜剧”标签,如今反而成了笑料本身。

观众忍不住要问:这种粗糙又不上档次的改编,到底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凑数?老戏骨的情怀牌,在时代面前真的还能吃得开吗?

一场尴尬的口碑滑铁卢

今年暑期档,一部名为《戏台》的电影可谓赚足了眼球,陈佩斯自导自演,黄渤、姜武、尹正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纷纷加盟,这样的阵容堪称豪华。

而且,影片改编自评分高达9.1的话剧神作《戏台》,光是这个IP,就足以让不少观众充满期待。

预售票房5786万的成绩,更是让大家对它寄予厚望,一度被视作拯救国产喜剧的“救市之作”。

小品界的“老炮”陈佩斯在改档道歉视频中那诚恳的表态,“盼着每部电影都能让观众看愉快”,更是让无数观众对他的银幕回归满怀憧憬。

大家都想着,有这样的班底和IP加持,电影肯定差不了,然而现实却给了观众重重一击。

7月25日正式上映后,《戏台》的口碑瞬间崩塌,剧情拖沓、笑料低俗、话剧感浓重等批评声铺天盖地而来。

某评分平台开分仅5.8分,短评区更是被各种负面评价刷屏,“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陈佩斯晚节不保”等热评获得了上万点赞。

不少观众表示,原本以为能看到一部像《让子弹飞》那样充满荒诞讽刺的佳作,结果却成了《逐梦演艺圈》式的低俗闹剧。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观众们大失所望,也让《戏台》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部“烂片”到底烂在哪?

《戏台》这部戏改编成电影以后,问题挺多的,说是电影,其实就是给原本的话剧换了个壳。

整部片子大多数场景都围着那个戏园子打转,看得人有种没离开舞台的感觉,镜头来回切换也不自然,就像在看一场被拍下来的现场表演。

演员的说话方式也不太像在演电影,还是那种话剧舞台上的朗诵口吻,听着特别出戏。

导演好像没太搞明白电影到底该怎么玩,电影本来应该有更多的画面语言、更大的空间去讲故事,而不是简单地把一场话剧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

这不是创意,而是省事儿,观众花钱进电影院,是想看电影,不是去“剧场复刻体验”。

而且,这片子号称是荒诞喜剧,实际上很多笑点特别低俗,充满了老掉牙的黄段子。

六姨太那个角色,全程就是个“花瓶”工具人,最出名的片段居然是“摇床”这种低俗桥段,还被不少人批是“男凝视下的油腻想象”。

还有黄渤演的伙计偷偷摸女演员大腿,姜武满嘴“娘们”,这些情节简直让人一边皱眉一边想快进。

这些笑点一点都不高级,反而特别尴尬。

2025年了,这种靠“黄腔”和性别歧视撑起来的笑料已经完全不合时宜了。

本来期待能笑出来,结果很多年轻观众看完表示只剩冷汗。

虽然演员的演技是没问题的,比如黄渤和姜武的表演都很稳,但人物写得太扁平,根本撑不起整部片。

尹正演的金啸天,一开始完全是个沉迷鸦片的不靠谱角儿,到最后突然上演“戏比天大”的反转,看着就像换了一个人,转折太硬,完全没铺垫。

最让人无语的还是女性角色,尤其是六姨太,除了提供几场“擦边球”的剧情,几乎没有任何推动剧情的作用,纯粹是工具人。

这种女性形象在今天的电影里出现,只能让人觉得倒退,像是几十年前的剧本,根本没跟上现在观众的审美。

前后反差

《戏台》刚上映的时候,那叫一个惨,预售的时候就没多少人买账,电影院也不看好它,把排片量砍得只剩下凌晨三点和早上六点的场次。

投资方一看这情况,也都撤资了,大家都觉得这部电影肯定要提前下线了,可谁也没想到,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大反转。

导演陈佩斯急了,他亲自站出来呼吁观众支持这部电影,说话的时候眼睛都熬得通红,差点就哭了。

这一幕感动了很多80后和90后观众,他们就像约好了一样,齐刷刷地走进电影院支持《戏台》。

一开始,《戏台》的口碑是两极分化的,部分观众觉得黄渤、陈佩斯、姜武等演员的演技特别在线,剧作完成度也高,戏曲唱腔还带来了听觉享受。

但也有观众觉得人物刻画太简单,话剧感太重,故事老套。

可逆袭之后,豆瓣评分一下子涨到了9.6分,几乎没有差评,资本想控制评论都控制不了。

电影院的经理们也傻眼了,赶紧把排片量提上去,把好的资源都给了《戏台》。

虽然《戏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不是一无是处,黄渤、尹正等演员的演技还是很在线的,他们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为电影增添了不少亮点。

而陈佩斯导演一直坚持“不玩虚的”态度,死磕内容,不跟着市场的套路走,这种匠人精神反而让观众觉得很真诚,愿意支持他。

在现在这个电影市场,很多电影都花里胡哨的,观众看多了也累了,他们心里其实更想看一些实在的东西。

结语

《戏台》的翻车,撕开了国产喜剧电影的遮羞布:当创作者沉迷于流量套路、低俗笑料,当改编变成粗制滥造的IP套现,最终只会被观众用脚投票。

正如陈佩斯在话剧版《戏台》里的台词:“戏比天大”,但前提是——这出戏,得对得起“天”。

希望《戏台》的失败能给行业敲响警钟:少点投机取巧的“戏台”套路,多些真诚创作的“匠心”精神。

毕竟观众走进影院,想看的是能让人笑中带泪的好电影,而不是顶着“喜剧”头衔的低俗烂片。

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何看法呢?你们觉得这个电影好看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