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育新才,华南师大“文韵传薪”实践队座谈会举行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6 20:02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7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韵传薪”研究生实践队座谈会在茂名市信宜市思贺镇文化站举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思贺镇有关负责人,及实践队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话实践成果,共商校地育人新篇。

座谈会上,思贺镇党委书记吴华胜表示,华南师大文学院始终秉持立德树人初心,实践队通过支教助学、文化调研等活动为乡村注入青春能量。他特别提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工创新团队党支部帮扶行动点的启动,已为思贺镇带来实打实的教育助力,标志着校地协同育人迈入新阶段。

随后,实践队副队长们从多维度汇报工作。作为扎根基层的实践力量,实践队始终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构建“线上深耕+线下落地”的立体实践模式——此前已完成1年28次线上支教,此次线下实践中,34名当地学生通过“云端预热+实地课堂”的模式,在诗词快板、非遗黏土等课程中收获成长。

调研与学术赋能是另一亮点。实践队聚焦乡村教育与科技融合,开展“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研究——以粤西地区为例”课题,已完成576份教师问卷调研,计划形成“一模二讲三赋”提升方案并落地教学案例。调研组则结合该课题延伸调研,在高田小学见证华南师大帮扶带来的教学设施升级、教师数字技能提升等变化。

宣传与教学同样彰显专业特色。宣传组6天内发布公众号推文8篇、通讯稿18篇,视频播放量超1.2万次,融入荔枝、茶文化设计的文创产品成为文化载体;教学组深耕“诗词+红色+非遗”课程体系,17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在红色快板、信宜文化黏土地图创作中深化认同。

在现场,华南师大文学院学工办主任莫艳代表实践队向镇团委赠送锦旗。华南师大文学院党委书记崔惠斌分享了自己对思贺镇的特殊情感,他认为这里让他对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寄语队员们,要关注“沉默的大多数”,在实践中读懂乡村,将这份体验转化为未来教育工作的初心,同时强调要严守安全底线,珍惜当地干部的付出。华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孙雪霞从教育情怀出发,结合高考作文对“真情实感”的要求与实习安排,鼓励队员们在基层实践中积累对教育的真切认知。

接着,实践队队员们也分享了实践感受。教学组杨洋以“翻越那座岭”概括思贺教育工作者的坚守,认为实践虽难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却能在孩子心中种下对远方的向往;宣传组王丽君则在镜头记录中体会到“爱好可成为力量”,当地孩子的笑脸与乡亲的包容让她收获满满。据悉,接下来,实践队将持续推进线上支教续航、人工智能课题落地,让“文韵传薪”在“百千万工程”的沃土中结出更多硕果。

文 | 记者 孙唯

图 | 学院提供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