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文物永远正在进行时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6 09:02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张济夏


张济夏在比赛中修复瓷碗的前后对比图。 国家文物局供图

随着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的结束,各项赛事的名次尘埃落定。站在领奖台上,我回望着从前的自己,10余年从业生涯及保护修复过的近千件文物历历在目,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比赛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要求选手在90分钟内作答160道题,内容涵盖陶瓷器制作工艺、陶瓷历史发展演变、分析检测、陶瓷文物保护技术手段、陶瓷文物修复流程和可移动文物方案档案编制相关标准等,需要选手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而实操部分时间分为两天共15个小时,要求选手在实施保护修复工作流程的同时,完成保护修复方案和档案的编写。两部分考察的内容不同,实操环节更像“抽盲盒”,选手们不知道自己会接到何种类型的陶瓷文物,也不知文物的破损情况,只能靠基本功扎实不扎实。

我修复的器物是一件“宋代影青釉划花瓷碗”。口沿缺损近50%,整体缺损40%,胎体极薄,色彩丰富。在湖北省博物馆,我已独立修复很多重量级陶瓷文物,但这件文物补缺及作色难度还是很高的。更棘手的是,器物在烧造过程中混入污染物,釉面色块斑驳,修复时需精准匹配每一处色彩。

谋定而后动。在对器物的病害情况进行了基本的“望闻问切”后,秉承最小干预原则,我制定了以“清洗—补缺—修整—作色—补绘—调光”为主的技术思路,陶瓷文物修复的基本功都会被考核到。

经过15个小时紧张的保护修复实施,我终于在最后5分钟内完成了它的保护修复工作,达到了整体结构稳定、外观完整、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既定目标,提高了其展陈效果和利用价值。

湖北文博界的陶瓷文物修复能力一直很有口碑,曾多次为全国重点文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我的老师说过,再有天赋的人,也要练上近10年才能真正成为文物修复师。我现在也带出了徒弟,大家一起不断提升文物修复的理念和技法。虽然高科技的手段运用自如,但“古法”不会忘,爱文物、保护文物的初心不会变。

文物都是过往历史的载体,而修复文物永远正在进行时。

(作者单位:湖北省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6日 08 版)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