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丰收了 打好收储仗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6 01:39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农民日报评论员 郭少雅

  2994.8亿斤,这是今年夏粮总产量。仅次于去年的产量,是历史第二高产年。

  今年的夏粮丰收,打的是一场硬仗。河南、陕西等地的旱情令人揪心,全国的夏粮播种面积也较去年减少52万亩,但抗旱高产新品种的推广、高标准农田与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助力夏粮生产“关关难过关关过”,每亩单产增加了0.1公斤,“逆势突围”的能力,充分彰显着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整体韧性。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如何将丰收的粮食顺利收储入仓,是丰收之后的又一场硬仗。近日,四川正在努力试水一条全新的粮食收储之路,颇有示范借鉴意义。简单概括,这条粮食收储之路做到了“三个一”:“先等一步”“技高一筹”“多想一点”。

  “先等一步”,就是要钱等粮、仓等粮。“丰收之后卖粮难不难”,永远是种粮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受国际国内粮价变动影响,今年全国夏粮价格持续走低。在这种情况下,“未雨绸缪”就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四川共筹措夏粮收购资金28亿元,通过地方储备粮轮换出库、改造扩容等方式腾出库容127万吨以上,确保种粮农户“粮出手、钱到手”,让农民辛勤的汗水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让一颗颗归仓的粮食都成为“中国饭碗”扎扎实实的底气。

  “技高一筹”,就是在粮食收储链条中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减损就是增产,如何让动辄数十万吨的粮食挤在同一个粮仓里却保持“粒粒如新”,需要的是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四川范围内普遍应用的低温仓储依靠智能环流系统,将粮食温度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下。在此温度下,粮食中容易遇高温变性的成分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尽可能地降低粮食在收储环节所形成的损耗。不仅如此,部分这样的粮食“空调房”完全依靠光伏发电系统制冷,储粮用电成本也降低了一半。

  “多想一点”,就是时时处处为农民多想一点,为粮食多想一点。为了服务种粮农民,四川在全省设置了300多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动态推送粮食价格变动和收储信息,提供清理、烘干粮食的服务,有效提升农户的议价能力。为了“多存粮”“存好粮”,四川在粮食收储库容上做好“留白”,一批新建高标准粮食仓库即将投用,成都及周边的粮食仓储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调控和应对风险能力再上新台阶。

  观察四川当前试水的粮食收储之路,可以深感当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负责,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与尊重。我们乐见四川的粮食收储之路越走越顺畅,也乐见全国各地探索出更多适用于自身的粮食收储之路,以更有力的工作举措、更温暖的服务保障,呵护好广大农民的权益和积极性,共同跑好夏粮丰收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