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孙思淼
炎炎夏日,暑期进行中,博物馆成为假期的热门打卡地,当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展厅中邂逅珍贵的文物,与历史的吉光片羽相逢时,其背后总少不了一群人的身影,那就是文物修复师。
7月24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文物交流和信息中心获悉,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四川省文物交流和信息中心与中博新媒共同承办的“2025年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高级研修班”,将于8月15日在线上开启,并面向全国文博单位和社会公开招生。不管是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学习。
“2025年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高级研修班”即将开启
据介绍,此次研修班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课程内容涵盖金属、陶瓷、古籍、书画、古建筑(木作)及考古探掘等项目类别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课程,通过理论教学、经验分享及案例分析等内容,能够很好帮助学员了解文物保护修复学历教育体系、文物保护修复行业规范、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实践等专业知识,提高文博从业者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基础和教育水平。此外,研修班还邀请了10位全国文物保护行业知名专家、历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评委或获奖选手进行授课。
纵看专家名单,有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资深文物修复师“组团”开讲。同时,在课程安排方面,也有《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技术与实践分享》《书画类文保修复的工艺特点及在实施中问题难点诠释》《陶瓷修复入门:理论、方法与实操解难》等实操性内容,既有动手操作的体验,也有创新思考在文物修复方面的体现。在动手与用脑的结合下,能够帮助学员们完善自身文物修复知识,推动我国文物修复领域更好发展。
为满足不同需求,本次研修班推出“证书班”和“听课班”两种参与方式,“证书班”学员完成全部课时后,颁发电子结业证书,所有培训视频支持一年内有效回放,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灵活方便学习。
图据四川省文物交流和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