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三年初中生涯即将画上句点。在这个承载着收获与离别的季节,临汾市第一中心学校2025届九年级学子们以文字为媒,回顾与师长相伴的点滴岁月,字里行间满是对师恩的感激与成长的感悟,为这段青春旅程留下了深刻注脚。
师生相处的日常,往往藏着最动人的教育力量。初2201班孟奕如同学回忆起校庆演出的雪天,音乐教室角落里林老师抱着绿萝微笑的身影,让她明白有些教诲不必刻意言说,如同春芽自然舒展为绿荫,悄然滋养着心灵。同班张瑜函则以“深邃星河”比喻语文课堂,老师初到时的那句“共探语文的深邃星河”,不仅开启了她的求知之路,更在三年间化作暗夜灯塔,指引她穿越迷茫,让离别时的回忆如繁星般璀璨。
知识的传递之外,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更在学子心中种下成长的种子。初2203班刘欣怡眼中的数学老师,以沉静从容的气质诠释着“理性与热忱”的平衡,让她在解题之外,更学到了女性应有的生命姿态;门姝彤难忘晚自习时老师借过铅笔一画即通的瞬间,那道浅线不仅解开了几何难题,更让她懂得时光虽逝,温暖的记忆永远鲜活。
不同学科的课堂,都留下了独特的教育印记。初2204班王博楷笔下的地理老师,用一根触屏笔带学生穿越秦岭淮河、飞越大陆板块,从黄土高原讲到美国大平原,更以布达拉宫前的感悟传递对生命的思考,让懵懂少年心中埋下探索世界的种子。初2207班温昕萌则细数三年间老师的严厉与耐心:数学课上的轻声提醒、跑道边的期许目光、失利时的温暖臂弯,这些瞬间共同编织成成长的养分,让她读懂坚持与从容的意义。
除了师长,母校也成为学子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初2208班郭思妙记得踏入校园时行政楼上的对联——“好好学习,人人皆可为尧舜;天天向上,事事须得求善真”,这副对联伴随她从小学到初中,见证了她在运动会上的拼搏、朗诵比赛中的绽放,以及疫情期间对校园的思念,成为激励她不断前行的精神坐标。
三年光阴虽短,师者的教诲与母校的滋养却已融入学子的生命轨迹。这些文字不仅是对过往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带着师长赋予的力量,带着母校培育的品格,在新的征程上继续生长,让这段师生情、母校恩,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文:张军、田尧臣)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