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中学校:以人工智能“金钥匙”,开启教育“未来之门”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5 03:36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

乘时代之风,踏革新之路。近年来,重师附中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高站位、大格局、大手笔,以“五学筑基·S2C架桥”为引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数字化浪潮中重塑未来课堂,为中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与力量,有力彰显重师附中教育数字化的辨识度和引领力。

从“五学筑基”到“S2C架桥”

以数字化为支点撬动学校教育全面革新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重师附中以先行者的姿态,前瞻布局,以“五学筑基·S2C架桥”为引擎,探索出一条从“知识传授”到“能力转化”的新路径。

▲智慧课堂

打造“智慧+”课堂,让技术赋能教学新样态。物理、化学教师通过虚拟实验平台点燃探究热情;地理学科融合GIS信息技术,动态展现空间思维……从传统黑板到数字化工具,从单向讲授到互动生成,重师附中让技术与教育真正实现“双向赋能”。

推动跨学科融合,推进“S2C”理念下的能力转化。在英语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以辩论形式探讨非遗保护,促使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同步提升;在数学与逻辑的共生里,将抽象公式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些实践不仅打破学科壁垒,更让知识在真实情境中“活”起来。

赋能教师成长,孵化数字化时代“新园丁”。重师附中以赛促研,专家赋能,通过赛课活动搭建成长平台,帮助教师从“教会知识”转向“设计学习”,打造数字型高水平教育人才“雁阵”。

聚焦学生主体,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语文课上,通过吟诵经典感悟文字之美;数学课中,逻辑推演与小组合作激发思维碰撞……重师附中课堂着力培养问题的解决者、未来的创造者,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初心。

数字潮涌,智慧赋能。重师附中正以数字化为支点,撬动课堂模式、教师角色、学生能力的全面革新,让教育驶向“有温度的智慧未来”。

▲数字技术赋能课堂

以开放姿态汇聚顶尖智慧

共筑贯通、智能、协同的AI教育新生态

近日,“融通·智变·共生:AI驱动一体化教育新生态”启动仪式成功举行。这标志着重师附中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在构建贯通、智能、协同的教育新生态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启动仪式

围绕AI赋能教学,重师附中聚焦课程设计与创新,例如在人工智能美术课程中,鼓励学生使用AIGC工具创作川剧脸谱、“未来重庆”等作品,并引导其思考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打造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师团队,通过分层培训,因材施教,组织工作坊等,实现专业能力提升与教研创新;自研AI教学平台,开发校本教材,建立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室,让AI技术真正成为激发学生潜能、赋能教师发展、优化教育治理的强劲引擎。

“AI让教育插上翅膀,让每一位师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AI打破传统教育的边界,为孩子们打开通往知识新世界的大门。”如今,在重师附中校园,人工智能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速度和力度,融入教育的各个维度。AI技术的应用不仅全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勾勒出融合“技术热度”与“教育温度”的数智教育新图景。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地,重师附中正以开放自信之姿,架起中外教育交流合作之桥。6月25日,来自“中国教育智慧与创新实践国际暑期学校项目”的9名国际学员走进重师附中校园,寻找数字教育最美模样,感受中国智慧教育的强劲脉动。

▲国际学员来访

站在新起点,重师附中将继续深化“智慧+”探索,以教育数字化赋能人才培养,为未来教育生态注入破界生长的无限可能,让数字化浪潮成为托举教育理想的巨浪。

(罗晓琴 杨宏)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