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一定能有条有理的解释清楚自己犯错的原因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4 23:07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运营部

在未来的生活中,孩子有了自己的自主性,有了自己的主见,这对他们的人生道路,是非常有利的。很多家长还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点其实对我们教学的启发是非常大的。我们经常说“三岁看老”,这句话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准确的。在孩子的三岁之前,就显现了他们的特定性,而孩子在三岁之后,就开始出现了一段不同与父母期待的变化。很多时候,我们看很多家庭,孩子都是跟着父母亲生活的。但事实上,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爱大多是不对等的。他们经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太多,而孩子就要乖巧懂事才是好的,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对孩子的爱。

所以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会首先选择原谅孩子,并没有很注重孩子自己的感受,他们认为,只要别人不责骂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孩子的爱。我们经常会责骂孩子,就是一种失衡的教育体现。孩子的一小点错误,因为我们的责骂,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比如,一次孩子把汤弄到衣服上,但孩子只是把汤泼到衣服上了,这个时候,你不是说一声“再给我多倒一点汤”,而是说“你是怎么弄到衣服上的?我把你的衣服都给湿了!”,这样的反馈会导致孩子觉得,“反正我又做不到,做了也没什么用”。我们看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做错事,或者打架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说一句“你怎么就不能承担一下你做错的后果呢!”

这种语言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没有勇气面对后果,并不能承担任何后果。所以,当孩子没有勇气面对错误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成长就会非常缓慢。因为他们的内心会非常恐惧,害怕自己做错,又害怕别人责罚自己。这种自我成长缓慢的状态,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们的很多自我评价是没有逻辑和依据的,他们不一定能够明白究竟为什么自己做错了,也不一定能有条有理的解释清楚自己犯错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犯错的时候,究竟是什么心理状态,所以他们不能很好的做自我反省。

这就会导致他们在面对事业和生活上的挫折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会错失很多机会,失去很多人生重要的机会。孩子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实现自我认可与成长,也会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分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知道的人才会把这些语言作为评判别人的依据。但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这些虚伪的表达包围着,孩子的分辨能力非常差,很难区分有时候自己是自己,有时候自己是别人的感觉。所以,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滑滑稽逗,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校对 庄武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