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粉丝网红旺仔小乔因即将举办的演唱会再度引发热议。这位以清爽嗓音走红、始终保持不露脸状态的网红,宣布于 8 月 9 日举办演唱会,预售信息显示票价最高达 968 元,最低近 300 元,且演唱会全程将佩戴面具演唱。这一消息一出,便在网络上掀起了关于网红演唱会价值、表演形式合理性的激烈讨论。
旺仔小乔的走红路径颇具话题性 —— 凭借翻唱作品积累千万粉丝,从未公开露脸的设定成为其独特标签,甚至与明星合拍视频时也保持神秘感。这种 “神秘感” 在日常短视频中或许是吸睛亮点,但当场景切换至线下演唱会,却引发了一系列质疑。
网友的核心争议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面具与真唱的关联。有网友直言:“面具遮住脸,如何判断是否真唱?嘴动没动都看不见,现场观众与手机前听歌有何区别?” 其二,票价与价值的匹配度。不少人认为,968 元的最高票价已堪比当红歌手演唱会,但旺仔小乔既无原创代表作,也未通过露脸建立与粉丝的深度情感联结,“花高价看面具,不如在手机上免费听歌” 的观点获得大量认同。甚至有网友举例对比:“日本歌手 yama 在上海开唱票价约 500 元,人家有原创作品,旺仔小乔全靠翻唱,价格却更高。” 其三,演唱会的必要性。在多数人看来,线下演唱会的魅力不仅在于听觉体验,更包括与表演者的视觉互动、现场氛围的沉浸感,而 “戴面具 + 无原创” 的组合,让不少人质疑 “这样的演唱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面对质疑,也有部分网友持不同看法,认为 “不露脸是她的个人特色,只要有人愿意买单,便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需过度指责”。这种观点将争议归结为市场选择 —— 网红演唱会本就是粉丝经济的产物,核心受众对 “面具” 设定可能有更高接受度,甚至视其为独特的记忆点。
事实上,近年来网红跨界举办演唱会已非新鲜事,但旺仔小乔的案例之所以引发更大争议,源于其 “反常规” 的运营逻辑:既享受线下演出带来的商业价值(高票价、现场流量),又拒绝传统演出中最基础的 “表演者露出”。网友的不满,某种程度上是对 “价值对等” 的期待 ——“不想露脸可以继续做线上歌手,开演唱会却藏着脸,难免让人觉得是想收割粉丝,又不愿付出相应的诚意”。
此次事件也折射出网红与明星在 “商业化边界” 上的差异:明星的演唱会票价往往由原创作品、舞台表现力、粉丝积淀等多重因素支撑,而网红依赖短视频流量走红,若缺乏过硬的作品与独特的现场魅力,高票价与非常规表演形式更容易引发 “割韭菜” 的质疑。
截至目前,旺仔小乔的演唱会预售仍在进行中,这场 “面具演唱会” 最终会收获掌声还是差评,尚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