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曾小清 乐山观察 冷润雨
“已被订走了20万斤!”何启全预计,今年蓝莓将有大收获。
何启全是乐山市金口河兴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带着公司团队在平均海拔1800米的山坡上种了3500亩蓝莓。别的产区蓝莓集中在4—6月上市,他家蓝莓7月中旬才到采摘期,今年批发价能卖到每斤20元,高于普通蓝莓的市场零售价。
有“大收获”的不光是何启全的兴农公司。依托东西部协作,一条全新的蓝莓产业带出现在金口大峡谷的群山间。
金口河区现代农业高山蓝莓园全景。
拓展“种植链”
荒山间栽种“摇钱树”
下午4时,山中已升起薄雾。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平蓝莓+马铃薯现代农业园区里,20多名工人忙着采摘蓝莓。丰收季时这里一天最多需要100多名采摘工人。
“抓紧时间哦,天要黑了。”和平彝族乡桠溪村村民袁均文招呼大家,他2018年起便在这里务工,是园区的“老熟人”。“包吃包住,每天挣100元,比省外打工划算多了。”来自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的莫觉罗布说。
“1年挂果、3年丰产,这都是‘摇钱树’。”何启全说,2018年他返乡创业,在和平彝族乡迎新村流转闲置荒山林地,种下第一批蓝莓树。
他的尝试引起了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的注意。该局邀请第三方机构对19个村的荒山林地进行土壤检测,结果发现,其中18个村适合种植蓝莓。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与金口河区建立协作关系,依托东西部协作,几年间,金口河荒山林地间“长”出一条蓝莓产业带。
在上虞驻金口河帮扶工作队的资金和技术等支持下,和平蓝莓+马铃薯现代农业园区创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截至目前,东西协作与区属国有企业共建6000多亩蓝莓基地。
“全区还有10多万亩荒山林地待开发。”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萧秋林介绍,金口河将持续拓展蓝莓“种植链”,形成规模效益,带动更多百姓受益。
工人正在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平蓝莓+马铃薯现代农业园区采摘蓝莓。
延长“价值链”
让产品优质更优价
种蓝莓的前几年,何启全也“踩过坑”。蓝莓鲜果娇气,常温只能保存3天。有一年他未使用冷链配送,一车3吨蓝莓,全烂在路上。
后来,浙川东西部协作金口河区产业园建了冷库,他用载重1吨的小冷链车将蓝莓运至山下的冷库,再换大吨位冷链车转运到市场。虽然每斤配送成本比直运要多2元,但品质有保证。
“今年我们还要投入1000余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升级改造园区。”金口河区委常委、副区长,上虞驻金口河帮扶工作队队长程绪平介绍,改造涉及冷库、分拣车间、产学研中心等,明年一条全新的4.5米宽产业路将直通园区,下山车程由此缩短至半个小时,载重6吨的冷链车可以直接开上山。
蓝莓加工链还在延长。不久前,国内果酒龙头企业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签约落地金口河区,租用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一期36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果酒系列产品生产线。在威兰特总部,首批金口河蓝莓酿制的3万瓶蓝莓果酒已销往全国。“市场反响很好。”威兰特董事长倪伟表示,将加快进度,力争10月在金口河投产。
何启全在浙川东西部协作金口河区产业园筹资建设的1000多平方米果干、饮料、红酒生产车间,也在全速推进。今年5月,他带着自创的蓝莓红酒亮相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10多家客商抛来“橄榄枝”。“3斤蓝莓鲜果制成1斤红酒,蓝莓‘身价’能提高2倍左右。”何启全说,目前,果干生产线已完成安装,所有生产线投用后,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此外,依托园区开展采摘体验、研学科普、星空露营、展示展销等农工文旅深度融合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