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博物馆里度暑假 文化滋养不停歇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3 20:34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本文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新城区海新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制作草原、蒙古包与骏马的微缩景观

北垣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们参观呼和浩特博物馆的“盛世之器——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陶瓷珍品展”

丰州故城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比赛现场

●本报记者 若谷 文/图

炎炎夏日,当热浪席卷城市,呼和浩特市各大博物馆的清凉展厅却涌动着另一股“热浪”,从文物凝视到动手体验,从讲解实践到文化创作……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研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历史与文化的浸润中,度过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假期。

近日,在内蒙古博物院新馆“远古世界”展厅,新城区东门外小学五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屏息凝神,围拢在查干诺尔龙化石骨架前。“大家看这具恐龙化石,它藏着数万年前草原的气候密码!”讲解员话音未落,孩子们的目光已被这远古巨兽牢牢吸引:有人踮起脚尖细数恐龙脊椎骨节,有人飞速在笔记本上记录,更有孩子忍不住伸出手指,隔着玻璃窗轻轻描摹化石的雄浑曲线。“课本知识突然活了!家乡历史原来这么厚重!”参与活动的王梓涵惊叹道。

这场主题为“触摸文物温度,传承北疆文化”的研学实践活动,让抽象的北疆文化变得可感可触。战国鹰顶金冠的精湛工艺、蒙古族妇女头饰的华丽纹样,在指尖贴近展柜的瞬间传递着生命的温度。“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成为连接少年与家乡血脉的坚实纽带,文化认同感在无声的触碰中悄然强化。”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员刘燕如是说。

同样,呼和浩特博物馆内,北垣小学教育集团组织三校区的学生开启“博物致美・艺启未来”实践之旅,探寻陶艺与雕塑艺术的魅力。在“盛世之器——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陶瓷珍品展”前,青花粉彩的精美纹饰成为解读盛世工艺密码的立体教材。展厅另一端,新城区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新城区北垣小学南校区四(1)中队的孙翊宸同学,正以独特的孩童视角解读《文明足迹——呼和浩特历史文物专题展》,从大窑文化的石器工具,到战国秦汉的青铜重器,再到辽金元时期的砖雕艺术,城市的千年历史厚度在孙翊宸生动的讲述中层层展现。“孩子们不仅是听众,更成为文化的主动传播者。这种专业讲解员与红领巾小讲解员联袂的‘双声道’模式,让艺术与历史在童真话语里奇妙交融,知识传递更具亲和力。”现场带队老师表示。

7月15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壮美内蒙古”展厅迎来新城区海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小讲解员张淑涵以童趣语言揭开“壮美内蒙古”生态画卷。在“铁骑追风——蒙古马的文明史诗”课上,蒙古马耐寒迁徙的习性让学生们惊叹不已。随后的手工创作中,学生们以木片为基、黏土塑型,草原、蒙古包与骏马的微缩景观在指尖诞生。

当博物馆教育从展厅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深度体验的魅力愈发凸显。

今年暑假,呼和浩特市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多元体验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走进文化体验新空间。武川博物馆的暑期活动菜单就充满了动手的乐趣与历史的厚重。7月16日至8月16日期间,武川博物馆推出面向5至12岁儿童及家长的考古挖掘模拟体验活动,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参与模拟考古,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协作与沟通,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探索文物密码”活动则化身历史寻宝游戏,引导少年挖掘器物背后的风云故事。而更具深度的“寻迹北疆”项目,则将课堂延伸至长城遗址实地,在专家指导下,孩子们亲手清理模拟出土的“文物”碎片,观看融合博物馆历史背景的情景剧《武川望夏》,并踏上“重走英雄路”的旅程。

在各大博物馆,小小讲解员们正发挥着“第二课堂”主力军作用。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在深入了解呼和浩特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了呼和浩特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7月17日,在将军衙署博物馆内,内蒙古第七届“小小讲解员”公益大赛决赛现场童声琅琅。经过播音专业社教员的系统培训,小选手们褪去紧张,以自信之姿登台。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嗓音,讲述北疆屏障的峥嵘岁月,将军衙署的一砖一瓦由童声演绎娓娓道来。“当我讲到将士们戍守边关的故事,看到台下观众眼里的光,就觉得自己真的在传递一种力量。”获得“金牌小小讲解员”称号的张有容同学说。同一天,丰州故城博物馆专场决赛精彩落幕,小小讲解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万部华严经塔的建筑智慧,还原了丰州故城曾经的市井繁华,将千年古迹的岁月故事讲得鲜活动人。

这股强劲的“博物馆热”,在焕新升级的内蒙古博物院新馆达到沸点。自6月20日以全新面貌开馆试运行,短短一个月便迎来第60万名观众,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3万人次,创下历史峰值。为满足旺盛的参观需求,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在7月15日至8月31日期间,闭馆时间延长至18:00。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暑期档有全新临展、非遗课程、策展人解读、“小小修复师”和“小小策展人”等活动轮番登场,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