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1日讯(记者 邢婷婷)用积木搭出数字城堡,拿彩纸折出几何秘密,连分零食都在练除法——这是东明县解放路实验学校孙楠老师的数学课日常。作为“135智趣数学”教学模式的践行者,她让低年级数学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探索乐园”。
“135”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孙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角:小组讨论时,孩子们举着小棒争论“8能分成几种不同的数字朋友”;实操环节,用七巧板拼出小动物的他们,雀跃地展示自己的“数学艺术品”。
“智、趣、效”三位一体是模式的精髓。孙楠把数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朋友”:教图形时,用拼图游戏解锁形状奥秘(智);讲加减法时,设计“超市购物”角色扮演(趣);课后通过“家庭数学任务”,让孩子在分碗筷时练习平均分(效)。推行一学期,班级数学兴趣测评满分率达96%,计算速度提升40%。
五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先是“情境激趣”,用动画短片引出“小熊分蜂蜜”的问题;接着“问题探究”,孩子们用圆片模拟分蜂蜜过程;随后“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不同分法的优劣;再通过“展示评价”,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思路;最后“拓展应用”,布置“帮妈妈分水果”的家庭任务。
“现在孩子总追着问‘明天能上数学课吗?’”家长李女士的话,道出了模式的魅力。当课堂围着孩子转,当知识裹着趣味来,数学便成了孩子们最想“交朋友”的学科。
【来源:鲁网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