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嘛叫天津卫?放大镜下的大尺幅作品,细节拉满!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2 00:03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展厅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于近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得到全国各农民画乡及作者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共收到报名作品五千余件,经过初评和复评的严格评审,共展出作品544件,其中38件为特邀画乡的巨幅作品。展览以“耕耘”“收获”“欢庆”“新貌”四个版块,串联起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生活画卷。广大农民画作者和基层美术创作群体用心灵感悟生活,以独特的观察视角、生动质朴的艺术语言记录新时代乡村生产生活的新场景,参展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展现出中国乡土绘画创作的蓬勃生机。

沃土丹青 · 艺术专访(一)

乡土展特别策划,邀您与艺术家面对面

首次创作3米大画幅!时间紧任务重!

如何通过一幅画表现天津特色?

如何在巨幅作品上平衡色彩和谐?

我们与特邀作品《津门故里》的主创、

北辰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

北辰农民画非遗传承人何小宝老师连线,

听他分享创作心路!

一起来用放大镜看画展吧!


《津门故里》何小宝、高文亮、回树义、王珍、宋鹏

请和观众们分享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吧!

我们受邀代表天津北辰区农民画画乡参加《中国首届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组委会要求特邀作品最终的成画尺寸为3米,这远超农民画常规尺寸,也是我第一次接到如此大画幅的创作要求,其实是有些犯怵的。

我们接到任务后就思考如何创作一幅能够承载天津文化记忆,展现天津民俗精髓的作品。所以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翻阅了许多画册,终于在一幅天津剪纸上找到了灵感!

要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完成大画幅作品,我们自然想到了多人合作,但多人合作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协调好不同的想法。最终,在创作过程中,我担任主创确定作品框架,联合高文亮、回树义、王珍、宋鹏等众位年轻画家共同绘制。

请您为观众朋友们解读作品的构图巧思!

这次创作这幅三米的大画,在构图上采用的是远景式的大场景构图。我们是想把天津的东西尽量多装进去一点,让它更丰富,所以整幅画就是个大的全景。

天津是一个以“运河文化”和“码头文化”为代表的城市,这幅作品以“s型”构图勾勒出天津母亲河“海河”的轮廓,画面中心为天津标志性建筑“天津之眼”,是全球唯一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海河两侧则精心排布着众多能代表天津的元素,如地标建筑、天津非遗等。


这幅作品内容特别丰富,充满了天津特色,请为我们解读一下画面内容吧!

海河左侧,我们绘制了天津古文化街“沽上艺苑”和“津门故里”的古牌楼,古街之上游人如织,更有天津糖葫芦、十八街麻花、划旱船等民俗。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特别展示了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妈祖祭典“天津皇会”,这场融合法鼓、杠箱、中幡等十类艺术的狂欢,也是京津冀文化共生的生动注脚。

海河左侧,从上至下依次为天津滨海建筑群、非遗风筝、现代高铁、盘山风景区(天津少有的山)、代表着北辰区的北斗七星、百货大楼、鼓楼、舞龙舞狮盛会、天津站钟楼,以及最下方的天津名小吃狗不理包子。

这么画的好处就是内容多,耐看,观众得慢慢看,细细品才能发现里面藏的很多小故事,比如十八街麻花师傅揉面的手势、皇会高跷叠人这种细节。




左右滑动查看画面细节

作品整体是暖色调,请问您和团队在色调选择上是出于什么考量呢?

颜色上,这可是个大挑战。这么大的画,颜色特别容易画“花”,看着乱。我们在这个颜色稿子上也是来回调了好几次。最后定的是以红色调为主,这个喜庆,也符合咱农民画的特点,你看那些舞龙的、皇会的旗子、包子铺的蒸笼热气,都透着股热闹劲儿。

不过,我们把天津之眼处理成了蓝色调。它本身是个现代的大摩天轮,用蓝色显得亮眼,跟周围暖红色的调子也能形成对比。但只它一个蓝色在画面中心,感觉有点“待不住”,所以我们在画面其他地方,比如海河的水波纹啊、船的集装箱啊这些地方,也稍微加了一点点蓝色,让它前后有呼应,看着更协调。现在看,这个蓝“眼睛”还挺提神的。


《津门故里》创作过程,左一为主创何小宝

您希望观众通过这件作品,看到一个怎样的天津?

天津元素不仅是符号堆砌,更是运河基因、码头精神、市井烟火的立体叙事。我们希望这幅作品能打破天津是一个“工业城市”传统印象,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这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城市,带给大家欢乐、吉祥的感受。

从狗不理包子的18个褶到妈祖皇会的1.9公里巡游,从海河游船上的如织游人到代表着“北辰”的北斗七星——这些画中细节充满了《津门故里》创作团队对家乡的深情,也共同书写着天津“万灶沿河而居”的生生不息。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展厅

农民画最打动人的,是那份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真挚情感。它不讲究复杂的技巧,也不刻意修饰,就是用最朴实的笔触描绘农民自己的生活——田间劳作的汗水、丰收的喜悦、节庆的热闹、家庭的和美。

这种直白、浓烈、毫不做作的表达方式,在当下艺术创作有时趋于同质化、概念化的时候,显得格外珍贵和有力。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艺术创作的根本:只有真正热爱生活、扎根土地,作品才能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农民画提醒着我们,要珍视对环境和土地的情感,要从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汲取创作的源泉。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展厅

欢迎各位走进展厅

看见生活的鲜活纯粹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

· 展览地点 ·

0米层序厅、中厅、24展厅、b2层展厅

·展览时间 ·

2025.6.27—8.24

编辑:王璐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0米层20号厅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0米层17展厅

天行意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态雕塑展

0米层序厅、中厅、24展厅、b2层展厅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上观号作者:中华艺术宫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