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很厉害的人,为什么还在不停进步?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1 16:41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商业洞察 丨 作者 /  殷思源

前段时间被隔离,很多工作都被迫安排到了线上,在云端,见到了很多人。那段时间,有一个想法,越来越深刻: 同一份工作,有些人吃尽了苦,却一败涂地;有些人看上去什么也没干,却大获全胜。

再比如同样的时间里,有些人轻松且高效,还有些人痛苦而低效。

这背后起作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1

努力专注,并不妨碍轻松自在

念书的时候,我们所在的班级应该都会有“既成绩优秀,又能玩会闹”的同学,这种开挂的操作,其实成人世界也比比皆是。

我的一个朋友,现在是一个专栏作家、知名编辑。

他除了每天要写专栏文章和公众号文章之外,还要给三个知识服务平台投稿,给两个财经类的网络视频节目做主编,每个月还有几天的线下课程,一年还要出版一到两本书。

按照这个工作饱和度来看,他比我的时间要紧张得多。

难以想象的是,他告诉我自己晚上8点钟以后从来不工作,周末也很少会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休息时间,主要就做四件事:和朋友打麻将、喝酒聊天、追剧看书、安静思考。

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记得当时他和我说出这一切的时候,我坐在他的对面,他喝着威士忌,我端着一杯美式,他抽着中华,我托着下巴,怎么也想不通……不是说工作八小时之外决定你的成功高度么?

原来,现实世界里,努力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方法不对,纵使付出全部也只会是一地鸡毛。

 2

最好的努力,是不断突破舒适区

2020年1月26日,一觉醒来听到了科比坠机不幸去世的消息。让我觉得很不真实,就像做梦一样。

后来,我认真看了一本书,是蒂姆·格罗弗写的。真正的球迷估计都听说过这个神奇的教练。他是乔丹和科比的私人教练,见证了两位篮球之神的进化之路。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科比“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的宣言,也知道乔丹除了开挂的天赋之外,还有超乎常人的勤奋和努力。但他们是怎样努力的,似乎很少有人关注。

蒂姆·格罗弗在书中写到,乔丹和科比的训练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加大运动量。而是一次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极度专注地练习自己薄弱的地方,可谓是对自己极其苛刻。

书中有很多细节的描述,比如在极不舒服的角度进行投篮,对很小的肌肉群进行针对性训练。这些训练枯燥乏味,甚至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一定能派上用场,但他们还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这种努力的方式,学术界称之为:刻意练习。

写在最后的话

安德斯·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理论》、格拉德维尔的《异类》等畅销书中,都曾对刻意练习有过深入浅出的描述。

但能够把这个广为人知的概念用在实际生活中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始终专注在自己的领域上,不断给自己制造新的挑战,是努力背后那个底层逻辑的最大差异。

普通人,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重复着熟悉的节奏;优秀的人,会尝试走出舒适区望向更高的地方;顶级优秀的人,会尽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创造出新的可能性。

这就是那些被称之为顶级高手的人,虽然足够优秀,还在一直进步的真正原因。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