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保障身体的健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21 15:06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吃饭适度是基本的饮食原则,想要身体健康,在饮食行为上注意有所限制和约束。

一方面,这是对饮食数量上的限制,不管吃什么,都不可超量。这就要求改掉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经常无节制的饮食会给健康带来危害,对肝脏、胰腺和肠胃而言是十分沉重的负担,而身体较弱的人暴饮暴食则更加危险。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饮食种类的限定,即提醒人们不该吃的不要吃,不该多吃的不要多吃。比如: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含糖高的食物或甜食,少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土豆、红薯、鲜藕等;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胆结石患者,要少吃腰子、肝等内脏类食物,海产品的牡蛎、蟹等以及肉类的香肠、火腿等也要有所节制……

在饮食无忧的现代生活中,为了维护身体健康,人们绝不可饮食无度,节制饮食才是明智之举!

一、每餐七分饱,健康缓衰老

吃也能成瘾

烟瘾、酒瘾、毒瘾,这些人们都已熟知,并了解其危害,但不为常人所知的是,吃也能上瘾!专家警告,如果饮食无节制,就会染上‘‘吃瘾’’。‘‘吃瘾’’就是指人在进食时不理会身体的饥饿或饱胀,盲目过量摄入食物,造成饮食紊乱,进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使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饮食过量,后患无穷

现代人饮食充足,营养丰富,但事实上,人体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有限的,并非吃多少就能吸收多少,日积月累的饮食可造成营养过剩。当人体摄入食物过多时,就会有一部分食物不能被分解、消化和吸收。

这部分食物在体内通过氧化和细菌的作用,会发酵、腐败,形成对人体有毒的物质。这些有毒物质,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处,有的会沉积在器官、骨骼和肌肉中,成为致病的潜在因素。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肥胖、中风、高血脂症等现代文明病,往往与此有关。

医学调查资料还表明: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恶性病变的发生均与饮食过度有关。

过量饮食,会加重大脑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经的负担,使控制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极易引发‘‘肥脑症’’。此外,进食太多,能量物质大量地转变为脂肪,会在大脑组织中积累过多而影响大脑神经发育,降低智力水平。

学会控制食量

民间有俗语,‘‘每餐七分饱,健康缓衰老’’、‘‘吃饭留一口,活到九十九’’,可见,坚持少食,对健康很有好处。可是各种美食总是让人垂涎欲滴,使人吃起来就止不住。那么,如何才可以降低对美食的欲望,控制好食量呢?

1、慢点吃

研究发现,人的饥饿感和饱腹感是由大脑调节控制的,而大脑对饱腹感的反应时间因体质而异,瘦人约12分钟,胖人约20分钟。进食时放慢速度,可确保大脑有足够时间对食物产生满足感,从而避免吃得过多。

2、专心吃

研究发现,将注意力集中在‘‘吃’’上,会更快获得饱腹感。而心不在焉或者进食匆忙时,大脑对食物的注意力几乎为零,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进食过量。

3、享受头几口

专家认为,进食时对食物最大的享受来自最初吃下的几口。而有过这几口享受的感觉之后,味觉就开始对食物中的‘‘美味’’化学物质失去灵敏性,从而降低对食物的欲望。

4、吃‘‘易饱’’食物

食物中膳食纤维、蛋白质及水分的含量越高,我们的胃就越容易产生满足感,从而减少对食物的摄入。而且这些食物的热量往往不是太高,不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而奶酪、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很难让人有饱腹感,极易让人摄入过多的热量。

5、用小餐具盛饭

用小餐具吃饭,就会增加添饭的次数,这样可以及时提醒自己勿进食过量。

二、吃什么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1.蛋白质

植物性蛋白质一般隐藏在豆类(大豆蛋白质含量每百克约35~40克,其他豆类蛋白质含量每百克约20~30克)、谷类(谷类食物蛋白质含量每百克约6~10克)等粮食作物及坚果类(每百克约含15~25克)食物中。

动物性蛋白质以鱼类、禽类及其制品中的含量最为丰富(每百克约含蛋白质高达95克),其他肉类食物,如牛、猪、羊及其肝脏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每百克约含蛋白质10~20克),而且所含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分,属优质蛋白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应食用多少蛋白质为适量呢?按每公斤体重来计算摄取量比较合适,即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取量为1克,如50公斤体重的人,一天蛋白质摄取量是50克。

2.脂肪

在所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中,脂肪是能量最高、热值最大的营养素。这对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但脂肪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过多摄取容易增加人体发病几率,如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

所以,脂肪不可摄入过多。专家建议,一个人如果活动量不大,那么,脂肪摄入量每天大约应为77克;如果活动量大,摄入量则在127克左右为宜。

3.碳水化合物

4.矿物质

5.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占人体体重的2/3,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与生命息息相关。

人体可以几天乃至1~2周不进食物,但不能几天不喝水,一旦机体失去20%的水分,生命就无法维持。

有科学家曾对自愿接受实验者和灾难幸存者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只喝水不吃饭,可以存活20天以上;如果不喝水,也不通过其他方式吸收水分,通常10天后就会死亡。水损耗达体重的5%时,就意味着中等程度的脱水,活动明显受到限制,达到10%时就是严重脱水;达到20%时就会导致人死亡。

可以说,水是所有营养素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无论是血液的流动,体温的调节,还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离开了水就寸步难行,每天都适量的喝水对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6.维生素

维生素,顾名思义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不仅是维持机体健康所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是人体正常组织发育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各种蔬菜、瓜果、粮食作物、菌类以及动物的肝脏等都蕴藏着大量的维生素。

每天必吃的十类营养食物

1.谷物 2.蔬菜 3.肉类 4.水果 5.奶制品 6.豆制品 7.禽蛋 8.鱼类 9.菌类 10.坚果

三、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动可以改善呼吸功能;运动可以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运动可以增进新陈代谢,使肌肉发达、骨质增强……

运动有很多种,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游泳、自行车、球类等。

走路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锻炼办法,每天坚持走1万步,走30~60分钟,会受益终身,适合各个年龄的人。

任何人在运动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强求,应该循序渐进,不要着急,只做适合自己的运动,注意不能过量运动。

校对 庄武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