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又有新剧开机了。
这次他在《此处通往繁星》中饰演殡仪馆入殓师王灿。
一个北漂失败后躲回故乡,却被父母硬塞进殡仪馆的年轻人。
别看这个角色表面吊儿郎当,内心却细腻敏感,与他本人的经历有着几分相似。
可以预见,这部剧又会成为郭麒麟新的代表作之一。
因为他很清楚,摆脱“星二代”标签的唯一方法,就得自己在演艺圈闯出一番名堂。
近年来,郭麒麟在影视圈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
从《庆余年》中爱财如命却单纯善良的范思辙,到《赘婿》中足智多谋的宁毅;
再到《边水往事》中的精彩表现,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作为演员的能力。
在上海电影节的红毯上,他带着助理从容走过,粉丝们的热情追捧,都显示出他如今的人气和地位。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在影视圈崭露头角的演员,曾经是德云社的“太子”。
郭麒麟的成长史充满了波折。
1996年出生于天津的他,6岁前从未见过父亲郭德纲。
当时德云社尚未壮大,北漂艰难的郭德纲将他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直到2002年才接回身边。
回到父亲身边的郭麒麟,并没有享受到想象中的父爱。
郭德纲对他的教育极为严苛,在郭家别墅里,徒弟们都有椅子坐,而他却只能蹲在楼梯口吃饭。
有次采访里他说,自己在家像个借住的客人,连专属的毛巾和牙刷都没有,每次回去都得临时找新的用。
这种“客人”的感觉,在2015年弟弟郭汾阳出生后变得更明显。
郭德纲送小儿子去天津上学时,特意从北京搬过去陪读,每天亲自接送;
可郭麒麟上学那几年,家长会永远是奶奶去,父亲连一次学校大门都没踏进去过。
有次节目里聊到童年,郭麒麟笑着说:“我弟放学能坐我爸的车,我小时候放学,得自己挤公交回家。”
记者问年幼的他最崇拜爸爸什么,他回答“什么都崇拜”。
但同父异母的弟弟郭汾阳一句“你上我们家干嘛来了”,却让他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
2011年,郭麒麟做出了人生重大抉择,从学校退学加入德云四队成为专业相声演员。
一年后,年仅16岁的他就创造了相声史上“最年轻演员开专场”的纪录。
后来那场《阴阳五行》没演好,他在台上鞠躬道歉。
隔天就被让郭德纲在微博公开骂他“蠢子无知”,引来全网围观。
这一事件可能让他萌生出了离开的心思。
2017年,郭麒麟搬出郭家,正式进入娱乐圈。
他搬出郭家别墅时,只带了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本翻烂的剧本。
有人说他傻,放着“少班主”的位置不坐,非要去影视圈从零开始。
可他心里清楚,在那个家里,继母王惠握着德云社99%的股份,弟弟是父亲心尖上的宝贝;
自己所谓的“继承人”身份,不过是父亲对外的一句场面话。
刚进影视圈那两年,他受的委屈不比在德云社少。
《赘婿》拿奖那天,他在后台给奶奶打了个电话。
那时候他才明白,自己拼尽全力要摆脱的不是“郭德纲儿子”的标签,而是那个总在讨好别人的自己。
这几年德云社风波不断,徒弟们的八卦比相声还热闹,郭麒麟却在影视圈一步步站稳了脚跟。
他主演的话剧《牛天赐》赢得“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新人”荣誉,在综艺中也凭借高情商、接地气和幽默风趣收获了大批粉丝。
相比之下,德云社的发展却危机四伏。
郭德纲早年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郭麒麟是德云社的继承人,但郭麒麟却巧妙避开了这个话题。
他说“得搞个大型演出,专门送我爸和于谦叔退休”,言语中透露出对继承德云社的态度。
有人说他薄情,忘了德云社的栽培。
可谁又记得,当年他在综艺里被朱亚文当众嘲讽“靠家里”时,德云社没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句话。
反倒是老搭档阎鹤祥在节目里替他说了句:
“他就是太想证明,没了德云社的光环,自己也能活。”
现在的郭麒麟,走在红毯上已经能从容应对粉丝的围堵,拍杂志时眼神里的笃定藏不住。
如今的观众早已不再接受“师徒父子”那一套,郭麒麟的不接招或出走德云社,更像是新一代的觉醒。
德云社的招牌再响亮,也比不上自己的人生。
郭麒麟的生母胡中惠早年远赴海外,继母王惠掌舵德云社,持有99%的股份,这让他在家族企业中的位置异常尴尬。
与宗庆后之女宗馥莉面临的豪门继承困局类似,郭麒麟选择了剥离家族标签,谋定而后动。
在郭麒麟的不懈努力下,他在影视圈的成就早已超越了德云社。
他的老搭档阎鹤祥曾说“不独立,毋宁死”,郭麒麟用行动做到了这一点。
回顾郭麒麟的成长历程,他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他摆脱了谁的光环,而是他敢背离那些别人眼里的“好前程”,去走一条注定更难的路。
就像他在新剧里演的那样,人这一辈子,总得为自己活一次,哪怕最后摔得头破血流。
如今再没人提他是德云社的太子,热搜上写的是“演员郭麒麟”。
他用自己的脚印证明,比起继承一个现成的江湖,不如自己闯一片天地。
这样的郭麒麟,不用活在任何人的期待里,挺好。
作者:来福
来源:反骨品牌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