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直播带货,底线何在。
直播带货的兴起,最初裹挟着真诚分享的暖意。它曾是草根逆袭的通道,是优质产品直达消费者的桥梁。然而,当流量变成赤裸裸的“印钞机”,初心便成为最先被遗忘的祭品。
近期,坐拥千万粉丝的抖音网红小鱼海棠,被百万网红画梅的一句“见钱眼开”推上风口浪尖。
具体来看,网红画梅在一次自媒体教学直播中表示,“做自媒体是赚钱,但是你不能见钱眼开,如果你见钱眼开的话,你做不久,而且会被人骂到退网,就像空空日记一样。”之后,他又改口称,“空空日记不是见钱眼开,见钱眼开是小鱼海棠”,突然将矛头转向了小鱼海棠。
针对画梅的言论,部分网友认为其是在蹭小鱼海棠的流量,嫉妒小鱼海棠赚得比他多。
从抖音账号的粉丝数来看,目前小鱼海棠的粉丝数为1895.8万,而画梅为533.1万。
图源:抖音
图源:抖音
第三方数据显示,小鱼海棠近30天直播带货销售额为75万-100万。而其广告报价为1-20秒视频预估报价25万元,21-60秒视频预估报价60万元,60秒以上视频预估报价70万元。
而画梅近30天直播带货销售额为100万-250万,其广告报价为1-20秒视频预估报价15万元,21-60秒视频预估报价18万元,60秒以上视频预估报价22万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小鱼海棠近30天的带货数据明显少于画梅,但广告报价要比画梅多2-3倍。
但是,也有网友认可画梅的说法,认为小鱼海棠目前太过于商业化了,五分钟的视频都要插入3-4条广告,而且小鱼海棠推荐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质量不过关的。例如有网友称,小鱼海棠带货的喷雾存在虚假宣传、劣质及退货难的问题。甚至有网友调侃,“她推荐什么,就避雷什么”。
而且,还有网友提到,此前小鱼海棠在即将进入产房生产时,还在打广告带货,“原本挺感动的,结果被突然一个广告砸脸。”
事后,“网红画梅说小鱼海棠见钱眼开”便冲上热搜。而画梅也出来回应称,“我没有指任何人,我只是在说,请大家不要被人“骗”,也不要对自媒体产生很大的滤镜,当一个行业所有人都知道赚钱的时候,那这个行业真的就开始不赚钱了。最主要的是做自媒体基本就是靠天赋和一直积累的知识,能做的人不用教,不能做的人基本教不会。”
对此,截至发稿前,小鱼海棠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事实上,在此之前,小鱼海棠还因为婚纱照的事情引发网友热议。当时,网友对她的评论也是两极分化。
具体来看,今年6月中旬,小鱼海棠发布一则去选婚纱的视频。在视频中,她表示,“我拍过那么多组风格的照片服装,从来没有拍过婚纱照,所以今天是我人生第一次穿婚纱。”
然而,她的这番话却引起了网友争议。有网友质疑她“没结婚吗?不是已经生了孩子吗。”
对此,小鱼海棠回应称,早就领证了,但由于本命年以及怀孕的缘故推迟了婚礼。
此外,也有大量网友发出小鱼海棠的婚纱照,称“这不是婚纱吗?难道是蚊帐?”“这不是穿过的吗”“打脸总是来得这么快”。
事后,小鱼海棠抖音账号的粉丝数量开始不断减少,如今已经从1914.4万降至1895.8万。
究其根本,小鱼海棠的人设崩塌主要源于她不够真诚,以及带货产品质量不过关。长期以往,其终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小鱼海棠人设崩塌的案例并非孤例。近年来,“人设崩塌”几乎成为了网红圈的高频词。昔日质朴真诚的面孔,在巨大的商业诱惑面前,往往改弦更张,一次次冲击着公众信任的堤坝。
前不久,曾表示不会直播带货的肥娟小吃夫妇也开始带货了。对此,部分网友称他们出尔反尔,装清高。
于是,肥娟小吃夫妇发视频称,“我们最近有带货嘛,就有很多人拿着这个图出来拷打我们了,说我们骗人扮清高,我就不嘴硬了,确实有说过,也确实卖了,要是有人觉得被我们骗了,我在这里说一下,对不起,对不起。”
同时,他们也向网友解释当初说不会直播卖货的原因,“那为什么以前这么火的时候,你说不卖货呢?是因为当时很多朋友刚认识到我们,很感动,我们不想利用这个感动去卖货。那为什么现在你又去卖货呢?没有别的特别的原因,想赚钱,让我们的小店一直在,给我们自己和家人更好地生活。”
视频一出,有网友表示,夫妻俩在最火的时候,拒绝了高额的广告费,拒绝了高佣金的带货,已经难得可贵了。
也有网友称,“账号起来了,收割家人们的时候到了”“个个刚刚开始都说,不带货,个个最后都带货”。
图源:抖音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肥娟夫妇当时说的是暂时不带货,不是永远不带货,如今选择带货,合法合规。
那么,肥娟夫妇是怎么火起来的呢?二者的爆红,主要源于一段感人的故事。
据了解,肥娟夫妇此前在学校附近经营着一家鞋店。由于靠近小学,经常有学生光临门店,而肥娟夫妇也往往让那些因家长工作繁忙而无法被及时接走的孩子在店里等候。
但是,鞋店的生意并不好,很快就倒闭了。于是,在网友的提议下,肥娟夫妇将鞋店改成了小吃店,并取名“肥娟小吃”,售卖薯条、火鸡面、鸡柳等小吃。
而且,肥娟夫妇还将自己准备食材以及制作食品的视频上传到了网上。此后,肥娟夫妇被越来越多的网友所认知,而泼天的流量也因此降临到他们身上。
如今,走到直播带货这条路上,或许也是形势驱使,毕竟谁都想拥有更好的生活。但是,想要在直播带货领域长存,就必须要构筑起专业护城河,以真实、可靠、有价值的内容为根基,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事实上,直播带货本身并非原罪,其核心在于通过真实、可靠、有价值的内容与观众建立起情感连接,从而实现商业变现。然而,当商业利益成为首要目标时,内容的真实性往往就会被牺牲。长此以往,带货主播终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因而,对于带货主播而言,专业和真诚才是立身之本。
一方面,带货主播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带货能力和严格的选品标准。首先,对于自己所推荐的产品要有深刻认知,从而才能将带货内容打造为有价值的信息源,避免虚假、夸大宣传。其次,对于带货产品要建立较高的准入门槛和审核标准,拒绝三无产品和劣质产品。
另一方面,带货主播要将粉丝视为有判断力的个体,而非等待收割的“韭菜”,尊重其时间、金钱与情感投入,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产品。同时,也要摒弃虚假人设与过度表演,粉丝的信任始于真实,也必将忠于真实。
总体而言,网红直播带货,只有在赚钱狂热中保持清醒,建立规则与底线,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长期生存。
此外,平台也需要加大对直播电商的监管力度,避免出现不利于平台和行业长期发展的行为和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监管总局为了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维护各方主体合法权益,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
其中,《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平台加强对直播营销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直播营销人员培训、直播选品、直播纠错等制度,要求直播营销人员真实、准确、全面地介绍商品或者服务,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未来,期待在带货主播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直播电商行业的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