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文脉汤汤。7月18日,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主视觉设计翩然亮相,为这场将于2025年8月在北京与福建启幕的国际中文赛事,先铺展一卷山海相拥、古今交响的长卷。本届赛事继续秉承“天下一家”的主题,以“人文中国 逐梦海丝”为活动主线,邀四海青年共品中文之韵,同探华夏之美,在文明的星河下共绘多元共融的未来图景。
01
一轴山海画,千年文脉藏
主视觉设计以赛事主线为骨,以八闽文化为魂,将山海交辉的盛景与“桥连古今”的哲思熔铸一炉,恰是“汉语桥”作为文明互鉴之舟的生动隐喻。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多项非遗技艺的重要发源地。本次主视觉设计取法千年非遗大漆工艺,以流光溢彩的纹饰勾勒山海万象——流动的线条既是刺桐港奔涌的潮汐,亦是武夷山脉蜿蜒的脊梁,于方寸之间尽显“山海相依,文脉绵长”的闽地风骨。
主视觉画面右下角,泉州洛阳桥如卧龙凌波,与山海相接。自北宋肇建,这座中国首座跨海梁式石桥便历经千年浪涛冲刷而风骨依然。它不仅凝结着古人“向海而生”的营造智慧——那“种蛎固基”的创举,至今仍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典范;更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商船往来、帆樯如云的盛景。
当这座石桥跃入主视觉,便不再是静止的古迹:它是“逐梦海丝”的时空锚点,更是语言之桥的精神图腾——正如洛阳桥连接陆地与海洋,“汉语桥”正跨越国界与文明,让五湖四海的青年在中文的韵律里相遇,让“天下一家”的愿景在对话中生长。
02
双色绘华章,万语汇同心
主视觉的色彩密码,藏着文明对话的深意。
延续赛事标志性的蓝黄交融:湛蓝如千年丝路的深邃海洋,承载着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胸襟,这片海始终在接纳中生长。明黄似文明对话的熹微晨光,寓意全球青年因中文相遇,在“你好”与“再见”的流转中,在“明月几时有”的共赏里,凝聚起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的力量。
03
一桥通世界,四海共潮生
自2002年启航,“汉语桥”已架起跨越160余国的文化长虹。170多万青少年在此以文会友,用“你好”开启缘分,以“谢谢”延续情谊;7000余名外国青少年踏浪而来,在长城上诵诗,在故宫里流连,让中文从课本里的符号,变成眼眸里的风景、心灵上的触动。每年上亿观众透过荧屏共赴这场中文盛宴,看各国学子演绎《兰亭集序》的飘逸,唱《茉莉花》的悠扬,让“全球中文奥林匹克”的美誉实至名归。
第二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泉州站
如今,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再启新程。它是一扇窗,让世界看见水墨江南的婉约、黄土高原的雄浑;是一座门,让中国听见塞纳河畔的诗朗诵、尼罗河畔的《论语》解读;更是一条路,通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明天。
当北京的朱墙与福建的古桥在八月相遇,当各国青年的笑声与中文的韵律交织,这座“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正以更悠长的回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属于青春与语言的注脚。
毕竟,最美的桥,从来不止连接两岸,更连接人心。
编辑 | 何佳怡
主编 | 郑燕
监制 | 庄序芃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