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热爱做到极致 看《重长记忆》里的重庆故事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8 04:31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重庆,这座承载着三千年巴渝文明的山城,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积淀,孕育出“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根植于城市的血脉之中,体现在每一个重庆人的生命轨迹里。


《重长记忆》视频截图。

近日,一则展现重庆城市精神的公益短片《重长记忆》在全网上线,通过“长情、长青、长久”三个篇章记录了三位重庆人的城市故事,以微观的视角,展现了平凡重庆人的不凡光芒。


《重长记忆》视频截图。

一斧一凿30年

以热爱创造新生

大足石刻,是举世闻名的千年石刻艺术瑰宝,其雕刻工艺和生动精美的造像,被各类艺术领域的后来者膜拜、模仿和传承。

在短片《重长记忆》的第一篇章,就讲述了国家级非遗大足石雕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刘能风30年如一日,手持一斧一凿,坚持石雕石刻工艺,用热爱传承技艺的长情故事。

刘能风,一个用刻刀与石头对话的人,他专注石头雕刻,创作了许多艺术精品。

“好作品要慢慢磨,好手艺要靠一辈子磨,要把每一个作品慢慢雕琢成孤品。”刘能风说。

对热爱的长情,足以磨穿任何石头。

作为大足石雕的第十六代传人,刘能风全心全意致力于大足石雕技艺的传播与发展,他不断走出国门,积极参加各种展览与传播活动,把大足石雕的魅力带向世界。他的作品已被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馆收藏,成为了大足石雕艺术的文化使者。

现今,刘能风不仅是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大国工匠,还是全国农村优秀人才、重庆英才、重庆十大杰出技术能手等等。


《重长记忆》视频截图。

让非遗在世代传承中

长出新的灵魂

在今年春晚重庆分会场,一条金色长龙凌空腾跃,冲破黑夜的宁静,时而扶摇直上,时而低回盘旋……这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是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兴起于明,鼎盛于清,以动作丰富、气势恢宏为特点,是中国龙舞的重要代表之一,享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在短片的第二篇章,正讲述了一代代舞龙人的坚守与传承。

龙舞兼具力量与美感,对演员的体力要求高,18至25岁正是黄金年龄。视频中,负责龙尾的“二娃”正值青年,是个舞龙的好苗子,火龙钢花非遗传承人贾总一眼选中了他。

“在非遗传承这个大事情上面,其他都是小事,艺术长青,重点在青字。”贾总说,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对非遗的坚守与传承,才能让铜梁龙长出了新的灵魂。


《重长记忆》视频截图。

用两江潮向

见证每一段征程

说起重庆的轮渡,要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

据《重庆指南》记载:“嘉陵江和长江渡船船型无篷盖,以木板横置为座,船尾置长梢以代舵,前置三浆为推进工具,大者可容20人,小者仅载8人”。“古代重庆城市的过江木船主要是稍船,船首尾两边各架桡子一把,船尾拖一长梢,适宜推渡,在没有轮渡的年代,稍船是横渡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

现在的轮渡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景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

据重庆交运轮渡15轮船长徐立回忆,以前他就住在洪崖洞江边,听见船的汽笛一响,就知道爸妈回来了,对船和江有一份长久的情怀。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徐立了见证了重庆城市发展的每一段征程。

“不只有洪崖洞,还有长江索道、长嘉汇,都很重庆。船慢慢开,游客慢慢看,才能感受到重庆的城市的变化。”徐立说。

作为城市公益短片的出品方,长嘉汇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嘉汇已经深耕重庆15年了,这15年里,一直以城市建设为己任,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拍摄这则城市公益短片,通过重庆人自己的故事,展现“坚韧,忠勇,开放,创新”的重庆城市精神。未来,长嘉汇也将秉持这重庆的城市精神,奋勇争先,不断创新,为重庆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潘珍净)


《重长记忆》视频截图。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