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装修要想不被坑,一定要避开装修公司的这“9个套路”
装修和买房一样,都是一个家庭的大事,所以一定要多做功课,谨防上当被坑。
如果你是第一次装修新房,没有装修经验,那建议你在和装修公司签订合同前一定要避开下面这“9个套路”。每一个都是过来人用金钱、时间和血泪总结出来的经验。
1、不要找全包套餐式公司:
所谓的套餐价都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它的套餐内只包括一个卫生间的装修改造和洁具,如果你家两个卫生间,那要另外加钱;
套餐内可能不含墙体格局的改造,如果你要敲墙砌墙哪怕只是把门洞敲高一点都要另外加钱;
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比如吊顶的设计、墙面材料、背景墙、全屋定制等基本都是基础款和基础材料,你想升级那要另外加钱。
还有一些全包套餐是不包含五金和软装的比如地漏角阀、水龙头、台盆、灯具、窗帘等,都要自己另外买。
说白了,全包的套餐式装修,说着好像省心省钱,其实最后算下来贵的很,一点也不划算,还要没休没止的扯皮,糟心。
2、避免低价切入、后期恶意增项
每个行业都会有几个“蛀虫”,装修行业也是如此。
有些黑心老板为了多签单,前期就会利用低价的诱惑先让客户签订合同、开工,在施工过程中慢慢的再给你恶意增项,如果你不认可不给增项的钱就会停工,很多人着急入住拖不起工期就只能默认倒霉。
即使你去人家公司闹两场也没什么用,毕竟他们就是做一次性生意的,也不打算你给他介绍回头客,他坑一个是一个。
这也就提醒了业主自己,千万不要相信“物美价廉”,虽然说贵的不一定好,但是太便宜的一定有坑。
3、材料的品牌型号模糊
有些装修公司的报价单上会把材料的品牌和型号写的很模糊,比如瓷砖就写“一线大品牌”,这个品牌具体是哪个却没有写清楚,那后来到你家的瓷砖很可能就是一个小厂的杂牌砖或者是一线大品牌的“工装款”瓷砖。
除了品牌要写清楚以外,还要细致到具体的型号,比如同品牌水管厚度不同价格自然也就不同,如果只是说了品牌却收了贵的系列的钱给你用了便宜系列的产品,那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另外还要警惕“装修公司专用材料”,说的好听是自己公司专门定制的材料,外面买不到的,好像是私人订制一样高级,其实就是杂牌产品换个包装而已;一定要用市面上能买得到的品牌系列,最好在装修公司谈合同的时候留好每一个材料的小样,以后到自家的时候方便对比验收。
4、避免设计和报价的区别
一般来说,装修公司会给客户出效果图和施工图,不管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都要看清楚材料的规格和造型的设计,效果图、施工图和报价单是否完全一致;
比如效果图做了无主灯满吊顶、施工图上标注的却是简约双眼皮吊顶,而报价单里却按照施工图报价,那此时效果图就成了“摆设”,完全没有任何参考意义了。
所以一定要注意,效果图和施工图完全一致,报价单是按照施工图报价,施工图一定要详细到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楚,这样才能避免后期扯皮。
5、付款比例不合理
有些装修公司要求签订合同时支付60%甚至80%的工程款,水电结束后就要求全部付清,这种比例肯定是不行的。
建议采用4:3:2:1的方式,也就是开工前支付40%,水电结束支付30%,油漆进场前20%,最后尾款10%,这样业主能把主动权更多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6、工期约定不明确
工期很关键,如果没有约定的话,工人忙的时候顾不上你家就会给你无限制的拖延,这对于很多租房的人来说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一定要和装修公司在合同内约定好具体的工期比如100个工作日,延期一天赔付给甲方100元;当然了这里面还要明确一下不可抗力的范围。
7、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和材料同样重要,虽然大家都是砌墙、贴砖、做油漆,但是细节决定成败,这也和价格息息相关。
比如砌墙,用红砖还是轻质砖或者是多孔砖,中间加不加钢筋、挂不挂网、卫生间底部做不做挡水地梁、新建门洞的过梁是用角铁还是现浇混凝土的、做乳胶漆之前要不要给吊顶上的钉子刷防锈漆、墙面槽缝的防开裂处理等等,这些都至关重要,一定要体现在报价表中。
8、防水处理
很多装修公司的防水只做到了表面,比如他会说卫生间墙面高度做到2米,但是只字不提门槛石和门套的细节处理,这是不行的。
卫生间防水要想没有后顾之忧,除了地面墙面的大面积防水以外,还要格外注意排水管四周以及墙边墙角的缝隙处理,另外门槛石一定要先贴好后再刷一遍防水,让门槛石侧面的防水和卫生间地面防水连成一个整体,防水效果会更好。
9、转包风险
有些小公司会在签订合同后,公司先抽成,剩下的转包给外面的包工头或者游击队,这种做法的风险是很大的,万一施工出了问题,很容易出现踢皮球和扯皮的情况。
写在最后:
装修路上的坑,可以说是避不完的,但是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能避开一个就避开一个,毕竟赚钱避坑就是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