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盐边来了一群创业大学生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8 01:05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章华维

7月中上旬,攀枝花盐边县,来自南京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国内外66所高校的近500名师生,因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攀枝花盐边县“共富先行”专项集结于此,他们代表着近500支团队、辐射近万名青年创客的智慧力量。当“含青量”成为这座山区小城的发展热词,背后的答案已然清晰:青年正以脚步丈量乡野,用创新解码共富。今年夏天,上万名青年将以云端协作与在地实践交织的方式,为盐边共同富裕增添青年力量。

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攀枝花盐边县“共富先行”专项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盐边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出题、集体调研、复赛面试、训练营、驻村创作、决赛等环节组成,贯穿春夏秋三季。7月2-3日、12-13日,大赛两次集体调研活动顺利举行。参赛师生走进盐边,围绕地方产业、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实践展开实地探访,用青春视角为盐边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创意。

调研活动以集中培训拉开序幕,师生们系统了解了大赛规则、赛题方向、调研方法以及盐边县情,聚焦如何在产业、文化、生态等多领域探索乡村振兴路径。集训不仅帮助大家厘清了选题思路,也让赛题与盐边的产业场景紧密相连。

参赛师生通过共富市集进行调研。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秘书处供图

更深刻的体悟,来自田野。师生们分赴昔格达村、联合村、和爱村、新民村、鲊石村、红格村、太阳湖、魔芋现代产业园等点位,通过实地走访、交流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盐边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特色消费集群打造等业态。如何将资源禀赋更高效地转化为产品、品牌乃至市场竞争力,成为调研中青年学子们热烈探讨的话题。

同时,“ZAO风华”“四乡五里”共富市集在热烈氛围中登场。盐边以“赛题即场景,实物即答案”为理念,集中展示羊肉米线、惠民贡米、国胜茶、钒钛产业产品及傈僳族非遗文创等地方特色产业和文化产品,让赛题从纸面走向真实,成为可以触摸、品尝和体验的产业图景,也为师生的创作注入更多灵感。

青年们还参加了红果彝族乡的火把节。大家与彝族青年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舞蹈,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照着青年们热情洋溢的面庞,给古老的火把节增添了夏日的浪漫。

参赛师生在村里调研。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秘书处供图

“在书本上读到乡村振兴是一回事,亲自看见这些产业的现场,又是完全不同的冲击。”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学院学生纳斯瀚说,“盐边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还有那么多需要被讲述的产业故事。我觉得年轻人的创意真的可以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

大赛坚持“乡村出题、高校答题、真题真做、助推落地”的宗旨。此次集体调研不仅是大赛的重要环节,更是盐边搭建人才交流、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平台。盐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助大赛契机,进一步挖掘一批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和推广价值的乡村振兴项目,为推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